勤儉是匈牙利的民族傳統之一。匈牙利有句民諺,“節約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這一美德體現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最直觀的莫過於餐桌之上。
今年春節期間,記者請匈牙利朋友吃飯,餐后盤子裡僅剩3個餃子,也被匈牙利朋友打包帶走。據記者在匈牙利駐站期間的觀察,當地百姓不論男女老幼,就餐時總是把盤子裡的食物全部吃光。如果孩子吃不完盤子裡的飯菜,大人會將剩下的吃掉。記者常常在偌大的餐廳看到,每個餐桌上的盤子裡幾乎沒有剩余的飯菜﹔在自助餐廳,人們總是吃多少拿多少,按需取用,從不多拿,沒有浪費現象。餐館裡的提示牌也明確告知用餐者,如出現明顯浪費,將給予罰款處理。
記者還發現,匈牙利人從幼兒園開始就注重培養孩子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送孩子去幼兒園時,家長們出於對孩子的關愛,總是給孩子帶些零食。幼兒園老師對此嚴格管理,雖然允許自帶,但數量要控制。當老師認為帶的零食過多時,便勸說家長將多余的拿走。中小學的情況同樣如此。可見,早期教育對孩子們養成勤儉習慣至關重要。
去年,匈牙利政府向歐盟提出了節約糧食、減少浪費的倡議,此舉立即得到歐盟14個成員國的積極響應。應該說,宣傳並提倡勤儉節約在匈牙利不是問題,也沒有必要常挂嘴邊,因為人們已經習慣於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這是一個國家及其民眾素質的體現。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