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新春走基層:祁門字豆糖,“字”裡行間的年味兒(圖)【3】

2015年02月19日10:3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祁門字豆糖:“字”裡行間的年味兒(圖)

嵌有“羊”字圖案的字豆糖成品。

嵌有“羊”字圖案的字豆糖成品。

  人民網祁門2月19日電(汪瑞華)年前下起了小雨,在皖南山區的祁門,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到這裡的濃厚年味,節前幾天,人們開始忙碌於置辦年貨,雞鴨魚肉、茶酒油醬都要採買充足。而就是這樣一座小小的山區縣城,傳統工藝食品卻枚不勝舉,其中尤為值得稱道的是與新安鄉古戲一脈相承的字豆糖。

  在過去,祁門就有自家做糖的傳統,芝麻糖、花生糖、凍米糖等等,提及年味,不得不說的就是字豆糖,作為祁門的代表年“味”,並不是因為當地缺乏其他特色產品。恰恰相反,在祁門過年,用得上的美食與糕點太多,中和湯、臭鲑魚、蒸年糕、徽墨酥、炒凍米……都是過年餐桌上的“常客”,隨便拿來一個,絕對可以獨當一面。

  但細細品來,字豆糖這個可食可賞的小零食,卻似乎更有“年范兒”,外形四四方方,樣子就充滿了喜慶,讓人愛不釋手。它是由麥芽糖、黃豆和芝麻制成,甜中略微帶著豆味兒,是很好的零食,不僅是過年裝盤待客的必備,也是孩子們的最愛。

  採訪中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嵌字豆糖的制作,在祁門有著百年的歷史,僅流傳於祁門幾個偏遠鄉鎮,其中,尤以新安鄉一帶制作的最負盛名,堪稱徽州一絕。

  字豆糖之所以聞名,得益於那小塊四方四正豆糖間的芝麻造字,它的工序並非一蹴而就,磨、熬、擀、切等等,在小小豆糖形成的剎那,似乎領悟到的是一種“和”的力量,當黃豆、芝麻遇上了麥芽糖,三者之間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共通,才使得這簡單的甜點與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撞了個滿懷。

  經過制糖藝人巧妙制作,在切開的每塊糖片中,都蘊藏著一個吉祥如意的漢字。這種糖將富有寓意的“福、囍、旺、壽”等不同的字鑲嵌在糖裡,單從制作外形來看,比銅錢略大,比硬幣略小,過年時,不論是饋贈親友還是款待客人,都是當地百姓的首選。

  “制作豆糖是個費事活兒,一到過年前后這種糖就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味道獨特不說,最關鍵的是鑲嵌在每塊糖裡的不同漢字,它象征著來年有個好兆頭。”長期從事字豆糖加工制作的師傅鄭東來如是說。

  而今,又到了家家戶戶置辦年貨的時候,可以說,一塊小小的字豆糖,吃出的遠遠不止是美食糕點帶來的味蕾滿足感,更多是全家團圓的傳統和對新年的美好期望,這種味道是與故土、鄉親、家風等情懷融在一起的家的味道,是那種字裡行間的年味兒。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彭亮、聶叢笑)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