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關於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聲明后,受到各方高度關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8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6.4010,較前一交易日繼續下跌704個基點,創近年來新低。人民幣是否會進入明顯的貶值通道?貶值是否與促進出口有關?會不會引發資本外流?針對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在13日召開的吹風會上作了回應。
整個匯率形成機制會更加市場化
易綱介紹,之前的定價形成機制是每天早晨在開盤以前由十幾家報價商報一個他們認為比較合適的中間價,報價后去掉最高價和最低價,中間樣本剩下來的加權平均值就是每天公布的中間價。通過此次改革,報價需要參考前一天的收盤價,同時考慮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和歐美市場的變化,從而使得中間價報價和當天開盤價、收盤價更加接近。“經過此次調整,整個匯率形成機制會更加市場化,一個市場化的機制更有利於長期的穩定。”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間價與市場匯率偏離幅度較大,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准地位和權威性。“亟須通過增強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調整,以免失衡過度累積。”張曉慧說。
“從長期看,人民幣仍然是強勢貨幣。”張曉慧表示,中國經濟在全球仍然是看好的,經濟運行正在出現積極變化,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境外主體在貿易投資和資產配置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當經濟中其他因素和困難積累起來的偏差得到校正后,從我國的經常項目狀況和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現實出發,未來人民幣還會進入升值通道。”
“在有管理的匯率浮動制度下,匯率是由市場決定的。”易綱表示,央行已退出常態干預,目的是讓市場決定匯率。有管理的匯率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它既體現了市場的彈性、市場匯率調整的靈活性,同時又在市場波動過大的時候,能對它進行有效管理,使整個市場和經濟運行更加平穩。
“人民幣貶值10%以促進出口”是無稽之談
“有人認為人民幣要貶值10%以促進出口,這個完全是無稽之談。”易綱表示,中國的經濟有一個非常好的基本面,貨物貿易出口有3000多億美元的順差,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實際有效匯率和名義有效匯率都是大幅升值的。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1994年匯率並軌改革以來,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到現在升值了71%,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98%。從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和美元脫鉤,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相對一攬子匯率升值了46%,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55.7%。今年以來,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3%左右。
“我們不需要調整匯率來促進出口。”易綱表示,中國的出口不錯,有這麼大的順差,這次調整基本上是在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的市場化機制。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外匯儲備從3.99萬億美元降到了3.65萬億美元,這3000億美元是否是資本流出?
“總的看,中國的資本流入流出應當是平衡的。”易綱表示,去年以來,我們境內居民和企業在境內銀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去年增加108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700多億美元,這是一種藏匯於民。並且,國有、民營企業等走出去步伐很大,對外投資力度很大,加上“一帶一路”建設,一些投資也用了一部分美元。
此外,一年以來,歐元和日元等其他貨幣兌美元都貶值很多,而我國外匯儲備是一個分散化的外匯儲備,有美元,也有歐元、日元,但美元是我們的報告貨幣,所以3.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在歐元、日元兌美元貶值了以后的數據。
資本項目開放逐步實現、有序實現是中國既定方針
“中國資本項目開放逐步實現、有序實現是中國的既定方針。”易綱表示,1996年,中國實現了經常項目可兌換。在過去五六年,資本項目對外開放的程度也大大提高,同時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跨境資金流動用本幣、外幣更方便。中國進出口收付匯貨物貿易的逐筆核銷等取消,服務貿易實現更加便利化。
“中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日程是依照中國自己定的日程表向前穩步推進的,不是說遇到一點波動或者說遇到一點外邊發生的事情就可以輕易改變的。”易綱表示,從便利貿易、便利投資、方便市場使用者角度看,確實要加快外匯市場的發展,豐富外匯的產品,推動外匯市場的對外開放。這也包括延長交易時間,引入合格的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其中的核心是市場取向的改革,就是應當盡量滿足市場的需求,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
易綱強調,央行作為監管者,要維護好市場秩序,相信市場、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順應市場,這樣才能夠使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把握好這兩個方面,是適合現階段中國國情和現在市場發展階段的,也隻有在平穩發展中才能使得市場主體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市場操作,使得市場適應各類投資主體,使市場效率提高,競爭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