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禮"是不容易控制成本的一種攬儲方式,比如有些客戶在很多家銀行都有存款,哪家銀行對他好他就轉哪家,表明上看是各家銀行"各顯神通"的時候,實則是一種惡性循環,把客戶的資金拉來拉去。而個別客戶就乘著銀行缺錢手握資金,"獅子大開口"要返禮,銀行迫於業績考核的壓力不得不從。這樣把本來簡單的攬儲業務變成了送禮大戰,造成了銀行間的惡性競爭。”張小宇接著說。
為了應對業績考核,還有一些銀行員工自掏腰包支付高額利息,但搞不好,也會被客戶鑽空子。一位城商行的客戶經理郁悶地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我還差30萬元才完成任務,最后關頭隻得自掏腰包花1500元買了30萬元的存款,但是30萬元過了當夜就被儲戶取走了,可以說那1500元是存了一夜的利息。”
一位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表示,銀行的攬儲方案被客戶鑽空子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一季度是“生死存亡”之季。“不過,你能鑽空子我就能堵漏洞。比如,我行規定凡新增存款達到送禮標准的都必須存上三個月以后才能得到返禮。客戶雖然會抱怨,但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該客戶經理說。
(責任編輯:曹華、喬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