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存量貨幣需發力金改--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激活存量貨幣需發力金改

顧鑫

已經開啟大幕的去杠杆化,是一個伴隨改革的長期過程,如果太劇烈就可能導致經濟短期減速過快。去產能的同時經濟短期進一步下滑甚至是硬著陸的擔憂亦出現,通縮預期有所抬頭,如果經濟超預期減速並走向失控,將反過來掣肘長期改革。
2013年07月05日08:22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已經開啟大幕的去杠杆化,是一個伴隨改革的長期過程,如果太劇烈就可能導致經濟短期減速過快。為此,政策應發力金融改革,加快推進民營銀行的設立和利率市場化,真正激活貨幣信貸存量。通過破解中小微企業的資金瓶頸問題,從而平衡長期經濟改革與短期經濟減速之間的關系。

  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的杠杆率持續上升,經濟運行的系統性風險急劇上升。尤其近幾年來,很多行業產能本就過剩嚴重,但在政策刺激之下仍不斷加碼擴張,導致整個實體經濟的杠杆率不斷提升。顯然,去杠杆化將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助於化解產能過剩痼疾和推動長遠經濟改革目標的實現。一方面,它對新增產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它將壓縮落后產能喘息的空間,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進度。

  然而,去產能的同時經濟短期進一步下滑甚至是硬著陸的擔憂亦出現,通縮預期有所抬頭,如果經濟超預期減速並走向失控,將反過來掣肘長期改革。數據顯示,我國兩大制造業PMI指數6月均現頹勢,官方PMI回落至50.1%,為年內低點﹔匯豐PMI終值48.2%,創9個月新低。機構預計二季度GDP增速可能降至7.5%左右,三季度增速或進一步下滑。

  宏觀調控政策強調要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擠出原先增長存在的“水分”,去杠杆化無疑是明智之舉。不過,在現有的金融結構下,金融體系主要為大企業、地方政府項目服務,中小微企業、“三農”等融資薄弱環節在去杠杆進程中面臨的資金形勢可能會更為嚴峻,如果處理不當將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

  必須明確的是,近期的“錢荒”以及下一步貨幣政策不再“放水”並不意味著實體經濟真的缺錢,而是貨幣信貸資源在市場中存在錯配,因此,不必因為擔憂中小企業缺錢就放鬆貨幣政策。上半年經濟冷、融資熱的矛盾反映出相當一部分資金並未進入實體經濟。除了一部分在金融機構之間“空轉”,很多信貸投放通過影子銀行進入了地方融資平台和地產領域,隻不過是用來償還舊,而沒有創造新的經濟活動。

  有關部門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央行近日對部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投放﹔財政部未來將研究完善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和涉農貸款增量獎勵等各項農村金融工作。當然,這是在現有金融體系下的治標之策,而加快推進金融市場化進程的治本之策更亟待出台。

  首先,應加快設立民營銀行、進一步推動國有銀行的市場化改革。國有銀行素來偏愛服務大企業,甚至還有為國有企業提供一定額度貸款的任務指標,盡管已經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改革仍不夠徹底。同時應加快設立民營銀行,讓中小金融機構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其次,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民營銀行與國有銀行相比在吸納存款方面的一大劣勢為缺乏國家信用作為支撐,因此,應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為其吸納社會資金提供保障。同時,中小企業融資難也有其自身缺乏信用的因素,高風險必然伴隨著較高的貸款利率,為此,應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並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產品。

  可喜的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已提上日程,這將成為金融市場創新和改革的巨大動力。現實中,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大額存單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存款利率的市場化。下一步應放寬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讓資金流向更有效率的產業部門。隻有實現資金的有效合理配置,才能真正激活存量貨幣信貸,在去杠杆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切實拉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記者 顧鑫)

(責編:曹華、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