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努力克服撥備與壞賬准備兩頭大的問題,成為上半年滬上銀行業有效控制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貸款率形勢(簡稱“雙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記者18日從上海銀監局獲悉,截至6月末,上海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分別較上月下降15.95億元和0.05個百分點,實現“雙降”。這實際上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滬上銀行業首次出現不良貸款的“雙降”。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上海銀行業資產總額9.29萬億元,同比增長6.19%。各項存款6.49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750億元,同比增長7.82%﹔各項貸款4.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881億元,同比增長8.81%﹔不良貸款余額358.76億元,不良貸款率0.83%,低於全國銀行業同期不良貸款水平。
上海銀監局稱,上海銀行業上半年不良貸款繼續保持較低水平,風險抵御能力較強。上海銀行業針對部分行業信用風險上升的苗頭,更加注重風險防范,努力採取各種化解措施,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切實將不良貸款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數據顯示,6月末,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分別較上月下降15.95億元和0.05個百分點,實現“雙降”。實際上自3月份以來,上海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上升幅度就開始出現逐月下降。
上海銀監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末,上海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為374.71億元,比上月增加14.93億元,不良貸款率0.88%,比上月增加0.03個百分點,環比少增0.02個百分點。
而截至3月末,上海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0.8%,比年初增加0.14個百分點。據記者粗略估算,上海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余額約為336億元,較年初的270億元增加約66億元。
據接近監管機構的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上海不良貸款形勢得到“雙控”,一方面是自3月份以來資產質量形勢逐步好轉的體現,從另一個方面而言,也是銀行業加大存量不良資產處置的結果。
記者獲悉,通過招投標買斷、結構性收購、收購重組等手段,滬上資產管理公司上半年共成功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包12個,收購金額20億,對應出表的銀行不良貸款本息近33億元,較好地消化了歷史累積的不良貸款存量,對上半年全市不良貸款維持較低水平起了積極作用。
一位滬上銀行業人士對記者稱,“6月份不良貸款的雙降,不代表不良形勢的逆轉。預計第三季度會存在反復和不確定性,但就今年第四季度而言,形勢會相對比較樂觀。”
上述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還稱,下半年上海銀行業還會繼續加大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同時法院也會加大結案和執行力度,努力克服撥備與壞賬准備兩頭大的毛病。
數據顯示,6月末,上海銀監局轄內法人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49.94%,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達293.77%,信用風險抵御能力繼續保持較強水平。
這位人士稱,此前業界一直所關注的鋼貿貸款的不良形勢得到了控制,目前轄內銀行業機構在鋼貿領域的貸款余額已不足千億。上海銀監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末,上海銀行業鋼貿行業表內外授信余額為1853億元。
上海銀監局還稱,滬上銀行業同業業務規模出現了明顯的放緩。6月末上海銀行業同業資產余額11667億元,余額同比增長5.9%,低於總資產增速0.32個百分點﹔同業負債余額為18161億元,余額同比增長2.5%,低於總負債增速3.56個百分點。這說明全行業落實銀監會“8號文”等要求見成效,去杠杆化在同業業務中得到體現。
知情人士透露,其實前五月的上海銀行業同業資產與負債的增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但在6月份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該人士稱,預計同業業務將不可能再如此前一般出現高速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