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7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中新網 宿方磊攝
中新網2月28日電 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度《普惠金融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徐學明在發布會上表示,郵儲銀行經過探索發現,適度運用利率手段可覆蓋小額貸款風險,在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普惠金融惠及小微企業 成支持實體經濟新力量
據悉,郵儲銀行經過成立七年多的實踐,已經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大型零售商業銀行,實現踐行普惠金融和追求商業可持續之間平衡發展的特色之路。
郵儲銀行以堅持服務“三農”、服務社區和服務中小企業為市場定位,一直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概念,依托全國3.9萬家網點的服務優勢,努力為小微企業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如為小微企業量身打造額度循環使用的貸款使用模式和靈活還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幫助小微企業節省利息開支、降低融資成本,極大地滿足了小微企業貸款“短、小、頻、急”的需求。同時,郵儲銀行充分發揮網絡優勢,不斷擴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在二級分行層面成立337家小企業信貸中心,覆蓋了全國超過98%的地級市。
截止到2013年底,郵儲銀行累計發放小額貸款8100多億元,解決了近800萬農戶家庭融資問題,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近2萬億元,解決了1200多萬小微企業的經營資金短缺困難,成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
化解小貸風險靠利率 財力支撐必不可少
如何化解小額貸款的高風險性是備受業內關注的難題,也是郵儲銀行踐行“普惠金融”中的實踐成果。徐學明表示,針對小額貸款風險、成本雙向高企的現實狀況,在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具體推進過程中,郵儲銀行一方面做大規模,降低單筆成本,形成規模效應﹔另一方面通過郵政的龐大網絡優勢,依托“自營+代理”的經營模式,加強信息整合,以達到減少剛性成本的目的。
他表示,郵儲銀行在防范和化解小額貸款風險問題上,主要是利用適度的利率調控來覆蓋風險與成本,逐步實現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發展,“如果普惠金融不能實現商業可持續,那麼銀行總是會走向‘壘大戶’、聚焦大企業的發展道路。在這種情況下,以‘三農’、小微企業為代表的廣大金融弱勢群體和社會融資薄弱環節就難以獲得資金支持。我們針對農民資金需求急的特點,將利率設定在農民能接受的范圍內,還設立了連續還款五個月免除第六月利息等特殊政策激勵信用良好的客戶。郵儲銀行通過這些專門服務‘三農’的金融服務措施,實現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徐學明還認為,普惠金融要想真正地防范和化解風險,必須依靠銀行本身的財力支撐。因此,郵儲銀行一直在加快發展公司金融,創新發展金融市場業務,通過發展批發業務,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財力支撐,“這一點是對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的支持。”
普惠於民無損國企增值 郵儲領跑普惠金融獲肯定
普惠金融服務於小微企業和“三農”,引發行業內外關於其是否能實現國企保值增值的討論。徐學明表示,郵儲銀行用實踐証明,普惠金融和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並不矛盾。
他強調,作為國有企業,郵儲銀行肩負著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歷史使命,“自組建以來,郵儲銀行依靠內涵式的利潤補充,實現了資本金的快速增長,同時上繳國家稅收數百億元。郵儲銀行目前信貸規模為1.48萬億元,資產不良率僅僅是0.51%,在同業當中處於最低水平,不僅很好地踐行了普惠金融,也保持了國企的保值增值。”
徐學明表示,郵儲銀行將繼續專注於服務“三農”、社區和中小企業,踐行普惠金融,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經濟發展的核心是金融,離開金融的支持,經濟發展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長期來說,把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國民經濟實現穩健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郵儲銀行從2007年成立以后成為中國普惠金融的倡導者、引導者,在發展普惠金融、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去年三中全會首次把普惠金融寫入黨的綱領性文件,表示國家對普惠金融非常重視,郵儲銀行的實踐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中新網金融頻道)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