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令港人不淡定的事不少。其中一項就是一直單邊升值的人民幣突然掉頭向下。
勢如破竹的新一波貶值,讓人民幣匯率近半年所累積的上調幅度,在不到一個 月 的 時 間 內 一 筆 勾 銷 。2013年人民幣兌美元共累積升值2.9%,而2014年1月輕微升勢,但隨即下跌,此時人民幣匯價較1月初觸及的高位下跌1 .5%,年初以來累計下跌1 .2%。25日,人民幣兌美元跌至6 .1234元人民幣,單日下挫0.46%,是3年來最大跌幅。
市場沸反盈天。不僅外匯,連帶股市都受影響,資金流出的擔心大為上升,人民幣中長期走勢成為大資金對賭的對象。
港媒報道,有大資金在對賭人民幣兩年后是升值還是貶值。從美國傳來的消息,據保管信托及結算公司D T C C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5日晚10時10分,人民幣兌美元期權成交167.55億美元,較過往平均成交額增加約2倍,佔全球外匯期權成交的55.16%,顯示巨額資金在博弈。期權開倉活躍,但成交集中於2016年2月到期的期權,行使價介於6.19至6.20元人民幣,即投資者熱衷對賭兩年后人民幣再貶值逾1%。
是何原因導致人民幣毫無預兆地連續下跌?
從人民幣三連跌開始,港媒就開始密集報道和分析。開始的分析多集中在環球市場形勢和外資炒作中國國內經濟形勢上。就環球市場而言,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的大背景下,新興國家貨幣普遍下跌一成,現在輪到人民幣沒什麼可奇怪的。外資借中國經濟指數炒作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不樂觀也是一大原因。但現在,基金及銀行界普遍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及長遠升勢未變,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可能只是中央為短期擴大雙向波幅作准備。此次人民幣下跌,料主要與人民銀行政策取向有關,而非外資看空中國。
更有港媒指出,近期人民幣下跌由央行操作引發。有傳媒引述一間中資銀行的交易員表示,“央行似乎一直在干預市場,讓人民幣一再走弱,以改變市場對人民幣趨勢的預期。”
交銀國際研究報告也表示,較傾向相信人民幣突然貶值是央行主導的,因央行在過去一周不斷地調低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同時匯率下跌與近日外匯佔款釋放及市場利率下降情況相吻合。交銀報告認為,人民幣貶值可能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速度比最近經濟數據所顯示的更差。
其他不少大行也估計中國央行有意改變人民幣會不斷升值的市場預期,即允許人民幣有升有跌。摩通預期,中國可能在2至3個月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從1%擴大至2%。
人民幣匯價有著十分復雜的影響因素,既有央行匯率政策的引導,亦有經濟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施壓﹔當然,一些基本情況諸如中國經濟增速和外部需求的變化等也需要考慮。不過,熱錢的流向往往對人民幣匯價表現有重要支持作用。
盡管近年中國存在著熱錢大進大出的風險,但繼去年全年熱錢淨流入內地之后,預計今年還會延續熱錢較大淨流入的勢頭。
港媒多引用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發布的“2013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分析熱錢情況。報告披露,去年跨境資金流向逆轉,涌入內地的熱錢大幅增加,流入勢頭更延續到2014年。從報告中可以得出,前年中國資金淨流出為966億美元,去年則轉為資金淨流入2427億美元。2014年,跨境資金延續較大淨流入的內外部因素依然存在。
熱錢流出影響不大,遠期依然看好。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胡嘉林表示,人民幣短期波幅是“噪音”,“中國為使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會容許人民幣有較大波動性”,他相信匯價近日走低是短線影響,長線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