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两会期间,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也被银行“全额罚息”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邢会强也表示,问题的关键不是实行全额罚息还是差额罚息,而是相关规定透明与否、消费者理解与否的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罚息是目前银行创收的主要途径,占每年银行收入的四至五成,而各银行为扩张业务广泛发放信用卡,却没有尽到告知风险的义务,正是导致“全额罚息”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典型案例
少还100元利息要给300元
去年6月份,广州天河某小学的钟老师通过银行的朋友办了一张信用卡,当收到这张信用额度为2万元信用卡时,她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只是最长有56天的免息期,和欠款利息为万分之五。
“反正先刷着用,到时记得还钱就对了。”开卡前她的朋友还特意提醒了一句。去年8月份,由于家里要换电视,她大方地用信用卡刷了12000元,之后没有再做任何消费。当她掐准了时间在第二个月的还款日去柜员机还钱时,由于有一张100元旧币怎么都存不进去,钟老师当时就想,反正就差一百块,罚利息也罚不了几毛钱,就等下个月再一起还。
谁知道,不久后当她收到信用卡账单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竟被罚了将近300块的利息。
摸不着头脑的钟老师找了银行的朋友投诉,在询问了情况后,朋友苦笑着告诉她,“你被全额罚息了。”朋友解释说,所谓全额罚息,就是在还款时如果没有按照全额还款,银行将按照之前消费的全额数目来罚息,而不是按还剩的部分来计算。而且,计算利息的日期还是从刷卡的第一天就开始,也就是说,所谓的“免息天数”只有在你按时全额一次性还款的情况下才能享受。
和钟老师有一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就连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自己从职能上监管着银行,但使用信用卡时也被“霸王”过,“我有次刷了5000元,还的时候没想到还剩500元没还,过两天看了单子计算的还是5000元的(利息),一下子就懵了。”蔡鄂生表示。
记者调查
20家银行12家“全额罚”
今年2月份,记者调查了广州的20家银行,其中有12家是采取全额罚息的制度。
不过,从去年开始,不少银行迫于社会压力,采取了“容差还款”政策,即对于一定金额以下的欠款零头,银行视作全额还款,不计利息直接滚入下期账单。各银行的容差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农业银行(601288)最为大方,“容差”达到了100元,但绝大多数的容差都只有10元,而推行容差还款中额度最小的仅为1元。
银行说法
初衷是为防止信用拖欠
全额罚息究竟是如何产生,其设置是否符合国际惯例?交通银行(601328)广州分行一名龙姓高管表示,这个规定由来已久,几乎是从信用卡在国内开始发行时就有此规定,只是刚开始矛盾不是很明显。“银监会制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信用拖欠,采用此连带罚息的方法可以威慑到消费者。”但该管理者也表示,关于该规定是否科学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信用消费既然是鼓励别人超期消费,那就不应该设置这样苛刻的还息条件。”不过他也担忧,如果没有这个条款,可能每年银行的信用欠款会很多,特别是有人会因此肆无忌惮把信用卡的额度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