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法實施,保險、券商進軍公募摩拳擦掌,而以公募業務為主的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也進入跑馬圈地階段。
今年以來,愈來愈多的基金公司選擇收縮公募戰線,重點進軍非公募業務。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規模已逼近萬億元大關。
數據統計也顯示,雖然前5月基金公司共發行成立新基金146隻,但仍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新發公募產品數量為零。而據証券時報記者了解,這些公司中不少將戰略重點放到了子公司業務。
沖刺非公募
基金公司新圈地運動
就在保險、券商資管等機構為發行公募做最后沖刺的時候,基金公司也在非公募業務上加快跑馬圈地,尤其是一些中小公司、新基金公司,公募業務基本暫停,向專戶、子公司等非公募業務傾斜。
“我們今年一隻公募新產品都沒有發行,預計全年最多發行一隻。公司的戰略重點都放在子公司業務上,全公司上上下下都在為子公司的項目奔波。拿我們市場部來說,也是圍繞著子公司的項目轉,每天都要整理和備案大量的項目計劃書以及合同。”浙商基金市場部有關人士說。
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放棄公募業務、靠非公募業務突圍幾乎是新基金公司、小基金公司沒有選擇的選擇。在2013年成立的7家新基金公司中,江信基金和東海基金的專戶業務已經開始參與定向增發,卻都沒有發行公募產品。紅塔紅土基金、財通基金等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規模更是擴張迅速,紅塔紅土沒有一隻公募產品發行,規模卻已超過40多億,財通基金非公募業務也達到60多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投研能力出色、公募品牌較好的基金公司也將發展重點移師子公司。興業全球基金人士透露,公司今年公募業務的計劃是隻發行一隻產品,重點突擊子公司業務。“全公司都在給子公司業務拉項目”。
據了解,有些公司給子公司業務開出了優厚的項目提成,為了開拓市場,一些基金公司甚至給予40%以上的提成獎勵。不過,完成銷售任務主要還是依靠銷售團隊,“子公司沒有單獨的銷售團隊,依靠的還是原有公募的銷售架構。今年公司重點在子公司這邊,我們銷售的壓力很大,公司提出的考核任務是人均4000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子公司背靠股東好乘涼
在專戶、子公司業務開閘后,基金公司股東方面的資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尤其是銀行系基金。例如,民生加銀資管公司籌備成立至今,項目儲備規模已超過千億元,立項規模超過了600億元。儲備業務類型涵蓋委托貸款、票據、股權質押、定增、資產收益權、股權投資等。
“子公司和民生銀行辦公地點在一起,這樣能夠讓股東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很多基金公司子公司都是如此架構,例如東吳基金子公司就沒有和基金公司在一起,而是在東吳証券的辦公地點。”一位基金業人士稱,基金子公司給基金公司帶來了盈利,同時實際也更好地給基金公司股東服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此外,依托股東資源如火如荼發展子公司的還有財通基金,其股東方財通証券控股浙江省永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這是國內業務規模最大的期貨公司之一。這一股東背景為財通基金子公司涉足期貨業務帶來了足夠的優勢。財通基金40多單專戶產品中大部分都是涉及商品期貨的專戶產品。
“我們股東興業証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支持,子公司做了很多股權質押項目。”根據美晨科技6月14日的公告顯示,興業全球基金旗下興全睿眾資產管理通過股權質押方式分別受讓了美晨科技控股股東張磊、股東李曉南有限售條件流通股共逾3000萬股。
公募業務何去何從
非公募業務跑馬圈地,基金公司原本賴以生存的公募業務又該何去何從?
上海一家前十大基金公司相關人士稱,今年領導對公募業務抓得很緊,因為大公司要保持現有管理規模,必須發新基金,“大公司的策略是不斷發公募,同時非公募業務也齊頭並進。但小公司底子薄、資源少,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在目前公募不景氣的情況下,先發展非公募業務是對的”。
一家去年成立的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公募業務是基金公司的立足之本,公司很重視公募業務發展,對任何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來說,業務發展都不應該丟棄某一塊,偏科不是好事。長期來看公募業務遲早會迎來發展的又一個爆發期。
不過,他也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公募產品發行與運作成本日益增加,將業務重心暫時轉移到非公募業務是必須做的選擇。“資產管理行業正在面臨一個打破原有藩籬,重新劃分格局的時刻,此時搶佔業務先機很重要。非公募業務至少讓很多一窮二白的新基金公司找到了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