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首只产品或下月面市 否认借道发产品之说--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基金频道

王亚伟首只产品或下月面市 否认借道发产品之说

2012年11月22日08:08    来源: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王亚伟的离职使得华夏告别了“明星效应”,其辉煌的业绩不再延续,投研团队也已失色。华夏优势的基金经理巩怀志接替王亚伟成为华夏大盘基金经理,同时,华夏红利基金经理谭琦接管了华夏策略。

  知情人士透露:否认借道发产品之说

  招行内部人士否认王亚伟参与睿远三期管理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原“公募一哥”王亚伟将借道招行理财产品复出,其掌舵的千合资本将参与管理招行正在发售的“招商银行钻石财富系列之睿远三期理财计划”(简称“睿远三期”)中的证券类资产,掌管资金最高可达3.2亿元。不过,昨晚记者分别联系招行理财经理及与千合资本关系密切的人士求证,获得的反馈均是,王亚伟没有参与该产品的管理。上述接近千合资本的人士透露,王亚伟的首只产品估计会在下月面市,而且不会是借道,肯定他自己发。

  昨日某媒体称,睿远三期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证券类资产。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理财计划资产的60%~100%,将由招行总行管理;证券类资产包括证券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投资类券商定向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比例为理财计划资产的0~40%,将由王亚伟的私募基金管理。按此比例计算,王亚伟掌管的证券类资产最高将为3.2亿元。

  记者就此致电招行的一位理财经理,该人士回应说,没听说王亚伟要参与管理睿远三期。

  北京某私募人士则肯定地向记者表示,“王亚伟发产品不会借道银行的,他肯定是自己发。”该人士透露,在最近跟千合资本的人士交流中,他了解到王亚伟的首只产品将会在12月面市。

  本地一券商投顾人士也表示,虽然现在市道不好,但有“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在,王亚伟发新产品应该不需要借道。“王亚伟在前海注册公司的消息一传出来,就有客户向我们咨询怎么联系他了。”该人士估计,王亚伟如果放开发,募集十来个亿不成问题,“同样是明星基金经理的孙建冬自立门户后的首只产品就募了十亿元左右”。

  而之前也有媒体报道称,王亚伟对目标客户规定了很高的门槛,比如认购起点为2000万元,认购其基金额度占客户自身资产不能低于5%等。按这个标准,只有亿万富翁才能够格成为王亚伟的客户了。不过,后来有人士称,上述门槛是误读。

  目前尚不知道王亚伟的首只产品是采取哪种策略,不过,挣扎于2000点附近的A股市场目前的风险水平较他离开公募时应该低了不少。王亚伟复出后能否再现其在公募时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基金业一哥王亚伟低调复出 在前海成立私募公司

王亚伟

王亚伟(资料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基金业内流传数月,自今年5月离职后,原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王亚伟一直在酝酿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今年9月底,一家名为“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基金已在深圳前海悄然登记成立。

千合资本注册资料

千合资本出资人

  公开信息显示,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受托资产管理、股权投资、投资管理等,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即王亚伟,出资比例100%。不出意外,此王亚伟别无二人。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王亚伟计划将其私募基金的目标客户锁定为真正的高净值人群,对目标客户设定了较高的门槛。

  业内有说法是其门槛为2000万元人民币起,亦有说法是500万美元起。并且,他还要求客户投资其私募的资金量不得超过个人资产一定比例,或为5%。也就是说,其目标客户至少身家数亿。

  今年5月,王亚伟正式从华夏基金离职,当时,华夏基金亦有数位研究员跟随其离职。蛰伏5个月后,这应是基金业“一哥”正式复出的第一步。

王亚伟离职发布会

王亚伟离职发布会

  王亚伟简介

  1971年9月11日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市,毕业于马鞍山二中。曾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2012年5月5日,华夏基金宣布对王亚伟曾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进行分红,在随后的5月7日,华夏基金和中信证券同时发布公告称,王亚伟正式离职,不过华夏将聘任王亚伟为公司顾问。

  人物荣誉

  2007年,王亚伟则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中。

  2009年,王亚伟当选09“股基王”。

  2010年7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0中国十佳基金经理榜。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以48.17%的超越基准几何年化收益率,连续两年夺冠。

  2011年,《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1中国最佳基金经理50强榜单,华夏基金王亚伟以最近5年748.90%的总回报毫无悬念名列第一,赵凯在偏股型基金经理45强中成为唯一一个今年以来业绩取得正收益的基金经理。据万得咨讯统计,有公开资产管理经验可考的基金经理目前达到1200多名。

  正式离职

  2012年5月7日,华夏基金和中信证券同时发布公告称,王亚伟正式离职,不过华夏将聘任王亚伟为公司顾问。虽然英雄归去何处还是未知数,为了应付大规模的赎回和降低这一灵魂人物出走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华夏基金于2012年5月5日发布公告,宣布对王亚伟曾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进行分红。分红比例也是破天荒的慷慨。

  而离任的原因一栏则是因个人原因选择离职。

    王亚伟成功的四大法宝是什么

  有人称王亚伟是市场中的老猎手,他的资历和业绩的确很有说服力。“其实不然。即使是老猎手,目前面对的这个市场与以往也完全不同。人民币升值、制度变革、全流通、人口红利等诸多因素,已经使得市场与以前大家熟悉的中国股市有着太多的不同。在如此多的新问题面前,老猎手同样也是小学生。”

  认清“我是谁”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王亚伟强调的却是认识自己:“这往往很难,但能否做到了解自己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自己的脆弱,在市场狂热时贪婪,市场低迷时恐惧。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能力以及自身局限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独立思考拒绝杂念

  我们的耳边经常有这样的说法:某只股票好,因为巴菲特买了,或是QFII买了,或是所有的基金都买了,等等。王亚伟认为,实际上这些观点背后的潜台词是自己并没有作独立思考,而是把投资建立在别人思考的基础上,如此犯错误的概率就会比较大。专业投资者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并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

  不买热门股

  在挑选个股方面,王亚伟始终坚持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有业绩支持的成长”是王亚伟一直倡导的投资理念。成长本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公司当年的业绩增长,还要看其能否保持三到五年的良好增长,以及安全边际是不是足够大。换句话说,值得投资的是那些“只输时间不输钱”的股票。

  因此,在王亚伟的组合中,取代热门股票的是潜伏中的成长股、隐蔽型的被低估股。在市场进入阶段性的转换期,尤其是在主流板块的滞涨期,这种思路非常见效。

  研究贡献超额收益

  一如既往,王亚伟从来不强调自己的个人作用。作为投委会主席,他更愿意把华夏基金的业绩归于研究和投资两个方面。王亚伟认为,研究的理念要强调统一,强调科学性。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投资价值?这是最重要的。华夏基金很重视考核研究报告的质量,评判其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分析、核心竞争力、业绩驱动因素,并及时跟踪。报告的及时性、覆盖度、深度和广度是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没有了王亚伟的华夏大盘 神话色彩不再

  失去领军人物的华夏基金开始走上“平常路”,依靠丰富产品取胜。

  “五一”前后,王亚伟离职的消息成实。与之同时,华夏基金掌舵人范勇宏也离开了总经理的岗位,由副总滕天鸣接任。一时间,华夏基金人心浮动。

  王亚伟和范勇宏出走百余天之后,华夏基金已经恢复了以往的低调和平静,并没有传出新的人事动荡。

  不过,王亚伟的离职使得华夏告别了“明星效应”,其辉煌的业绩不再延续,投研团队也已失色。

  华夏基金开始走上一条与业内大多数基金公司一样,依靠丰富产品取胜的道路。但在这条路上,它并没有占据先机。

  华夏大盘光环褪去

  过去的六年里,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这两只基金总是与王亚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在他离职后的100多天后,这两只基金已成为别人的画卷。

  华夏优势的基金经理巩怀志接替王亚伟成为华夏大盘基金经理,同时,华夏红利基金经理谭琦接管了华夏策略。

  从二季报披露的情况来看,这两位基金经理到任之后或多或少地进行了调仓。其中,谭琦调仓幅度较小,巩怀志调仓幅度较大。

  掌管华夏策略的谭琦大体保持了王亚伟在一季度中保持的低仓位,权益类投资仅占66.49%,整体投资的行业方向变动也不算很大。但是在个股选择上调整颇多,王亚伟一季度末重仓的前三只个股,广汇股份(600256)、大秦铁路东方金钰悉数从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云南城投等个股被保留。

  与之相比,巩怀志掌管的华夏大盘几乎已经没有王亚伟的影子。在一季度末,华夏大盘的仓位仅有77.99%,巩怀志接替之后以较大幅度加仓,二季度末仓位已经达到91.12%。而在行业选择上,巩怀志减持了金融等板块,增加了石化、机械、金属非金属等行业的权重。前十大重仓股也几乎悉数更换新面孔,仅云南城投和兴业银行被保留。

  二季报数据披露之后,一些媒体已经开始感慨王亚伟“人走茶凉”,他看好的个股大幅度被更换。

  这两位基金经理的调仓之所以如此被人诟病,很大的原因是业绩状况。截至目前,这两只基金今年以来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均位居市场中后段。在今年延续此前的王亚伟神话几乎无望。

  “可以断定的是,这两只基金今后只是两只普通的产品,之前的所有光环都跟着王亚伟一起离开了。”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不过这也与市场环境及华夏基金的整体表现有关。这两位基金经理正式接替是在5月7日,之后恰逢市场大跌,上证指数由2400点跌至2100点一线。

(责任编辑:章斐然、贺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