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沒米或油了,不用去市場或超市,到某些定點藥房竟然也能買到。近日,南京市民曹先生因感冒去一家醫保定點藥店買藥時,發現藥店除了賣藥外,還賣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且都可用醫保卡支付。
記者隨即暗訪發現,這種做法如今在不少醫保定點藥店都存在,特別是臨近年底,突擊花醫保卡錢買生活用品的現象較突出。
昨天上午的南京廣州路某藥房,收銀台旁邊擺放著水壺、尿不濕、卷紙等十余種生活用品,還有幾種品牌的食用油和大米。“可以用醫保卡買油買米嗎?”記者問,導購略微遲疑后回答:“如果買了價值超過500元的物品,我們可以代刷醫保,藥店內所有物品都可以算進去,包括生活用品。”
新街口某大藥房門口堂而皇之放著廣告牌:“蜂蜜,可刷醫保。”藥架上還擺著很多理療器械。營業員告訴記者,這些東西都能使用醫保卡支付。在位於珠江路的某連鎖藥店,一位約50歲的營業員先回答有食用油賣,在櫃子裡。但當記者問能不能用醫保卡支付時,營業員警覺地問:“你是來干什麼的?沒有,不賣!”
據了解,每到年底,許多持醫保卡的市民就會扎堆開藥、買東西,開出的藥一些人會再以3-4折賣給藥販子。他們認為,雖然這種做法有騙保之嫌,但醫保卡裡的錢是扣自己工資的,取也取不出來,不花也浪費了,還不如去藥店換點實惠回來。
據知情人士介紹,市民隻要到醫院証明自己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辦個“門慢”,一年中除將自己卡中的錢用完外,還可報銷幾千元,相當多的人都深知這一門道,從醫保基金中賺便宜。於是有的藥店就瞅准這一“商機”,順便銷售米、油、酒、化妝品等,甚至還賣手機、小家電等。
知情人士說,持醫保卡買日用品的多是老年人,年輕人去消費的話店方一般比較警惕,而且持卡買米、油的多在晚上進行,越靠近社區的藥房,交易越多,業主隻要一次消費不超1000塊錢就行。盡管到手的是生活日常用品,但藥店有辦法將它們變成“藥品”清單,以應付上面檢查。
醫保卡裡的錢是用來救命的,怎麼變成了“消費卡”?
“如果隻為眼前利益而用醫保卡買其它用品,一旦持卡人以后生了大病,醫保卡裡錢不夠,還是要自己拿現金付款。”省醫保中心主任胡大洋說,醫療保險的目的是建立“無病積蓄、有病治療”統籌機制,醫保卡上的資金可以逐年累積下去,別人拿不走,最終受益的還是參保人。醫保卡中的錢屬個人,但這個錢是經過嚴密測算的,每個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在一定時間內用完就沒有了。
《社保法》明確規定,隻允許用醫保卡在藥房內購買藥品,醫保收的錢是專款專用,各類藥房不得幫助顧客使用醫保卡購買非藥品類商品,各家醫保定點藥房都與醫保中心簽過協議,違者可處暫停醫保劃卡結算3個月的處理,嚴重者將直接取消醫保定點資格。
不過,胡大洋坦言,南京有100多家醫保定點藥房,而監管人員隻有幾個人,市民在藥店裡用醫保卡買日用品這種現象時常會有,醫保中心也經常在檢查,但要完全杜絕還存在很大難度。
據了解,南京正在抓緊建設醫保定點藥房“電子聯網監控系統”。目前,省內無錫、蘇州兩地該網絡已經建成,效果非常好,定點藥房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下,持卡買日常生活用品的現象幾乎絕跡。
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衛生管理教授陳家應認為,用醫保卡買日用品這種現象早幾年就出現苗頭,但被查處的藥店不多,被處罰關門的更沒有。一項好的制度要落實好,除了制度本身需要完善外,還需要社會各方包括廣大居民都來自覺遵守和呵護。(記者 仲崇山 實習生 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