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行業正在不斷回歸保障本質。近日,北京首現保額過億元的個人壽險大單,一款由分紅型終身壽險與意外險組合的保險計劃讓投保人擁有了高額保障。
此億元保單的投保人李先生是一家知名企業負責人,也是平安人壽的老客戶,此前已投保了近200萬保額的保單。隨著其個人財富的累積,對財富的保全、增值和傳承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通過對不同金融產品的了解和比較,李先生認為,壽險產品可以規避風險,是實現其財務自由的保障。李先生投保的是“鑫盛終身壽險+意外傷害保險”。
平安鑫盛終身壽險是2009年4月上市的分紅險產品,投保門檻低,偏重保障,終身擁有身故保障。李先生在投保這一產品時附加了意外傷害保險,來防范未來的人身風險。據悉,李先生年繳保費百萬元,繳費期限為20年。也就是說,在今后20年內,李先生擁有過億元的保障,20年后,繳費期結束后,意外保障將結束,不過李先生還將擁有高額的壽險身故保障和紅利。
事實上,對於高額保單,保險公司為了防范道德風險,在核保方面較為慎重。平安人壽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毅紅介紹,在客戶明確投保意願后,分公司核保部門迅速啟動高額件核保前置服務流程,積極做好客戶財務資料的收集、前置體檢、契調等工作。在公司專業核保人員的指導下,客戶提交前置核保申請第5天即完成承保。
“李先生投保的保險計劃並沒有特別之處,只是不斷提高保額,來規避自己的人身風險。”一位平安人壽負責人介紹,除了可附加意外傷害保險外,鑫盛終身壽險(分紅型)還可以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意外傷害醫療保險等,進一步提升保障范圍。
不過,面對目前大眾的生活水平和經濟實力,億元保單走進百姓家中並不現實。那麼,普通投保人究竟投保多少較為合適?去年5月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合理購買人身保險產品的公告》,公告中提出保險消費者應選擇與自己的經濟實力相當的保費開支:保障型產品可以用相對較低的保費獲得較高的保額,通常建議投保人將意外傷害保險金額設定為自身年收入的10-20倍﹔重大疾病險保險金額設定為5-10倍。長期儲蓄型人壽保險的金額則根據到期需要使用金額與已有儲備和其他投資渠道獲得金額之間的缺口確定。總的來說保險費的支出應與自身的經濟條件相適應,一般在年收入的5%-15%之間為宜。
以2011年北京市職工平均年工資5.6萬元為例,平安專家建議個人應至少擁有50萬元的保險保障,保障在遇到緊急情況下亦能維持與之前同等的生活水平。但平安人壽北京分公司數據顯示,近三年承保客戶平均保額20.3萬元,雖然逐年提升,但保險較大保障尚存在缺口。(崔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