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中國保險報》主辦的中國第九屆保險業管理信息化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科技時代改變保險未來”,論壇深入探討人工(商業)智能時代的保險進步以及生命科學開拓的保險新領域。
“互聯網+”將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新的變革與發展機會,但保險業如何更好地適應“互聯網+”趨勢在行業內尚無定論。保監會統計信息部主任張雁雲在論壇上表示,保險業要積極擁抱互聯網,加強基礎設施投入和專業人在培養,加強與互聯網相關機構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機構的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優勢,創新產品服務,形成互利共盈的良好局面。同時,應建立行業風險數據庫,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從數據中攫取價值,從數據中贏得內容。
中國保信執行董事、總裁吳曉軍也在論壇上強調行業應加強大數據能力的建設。他表示,保險行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高價值數據,但當前多元化結構的數據正在海量爆發,我們應從大數據中創造出不同於傳統數據挖掘的價值。這就要求保險業加快行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的數據能力,同時建立敏捷的數據運用機制,進而快捷地發現機會,實現數據到價值的轉換。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聯網保險異軍突起的同時,業內人士認為,生物科學的發展和人工智能也將在未來為保險行業帶來深遠影響。
IBM中國研究院研究總監蘇中表示,認知時代已經到來,科學家已開始考慮改變計算機結構,從而讓計算機做更多的事情。他解釋稱,現在計算機可以很好地理解人類的語言,而且它在回答問題時能理解、讀懂互聯網上的信息,從而給出准確答案。如果將這一技術運用到保險業,可以利用計算機有效融合產品知識、客戶信息等,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更優質的服務。
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王和、SAS首席咨詢顧問張磊、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馬政、美國國家保險犯罪調查局副總裁Tom Welsh、天安財險副總裁張宇生也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會上,嘉賓紛紛表示,創新方興未艾,科技正在不斷改變保險業,互聯網給保險市場主體帶來了全新商業模式的思考,未來保險行業的競爭格局勢必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