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經濟最大風險仍在金融--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厲以寧:經濟最大風險仍在金融

2013年03月08日08: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經濟界委員建議規范地方政府負債行為

  “什麼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 ? 我 認 為 最 大 的 風 險 仍 然 是 金融。”全國政協委員、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7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說,經濟增長總是依賴於投資的拉動,再結合城鎮化的需求,地方用債務平台等方式籌集資金,假定投資又出現了過剩,假定增長沒有效率,那麼金融(資本)大量發放之后,地方政府的償債壓力就會增大,這是要防范的風險。

  “城鎮化不要走過去的老路,一談到城鎮化,全國一窩蜂而起,大量花錢,這會促成金融方面危機的發生,一個銀行倒閉了就引發一連串的倒閉,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鏈就斷了,相互就欠債了,這個要預防。”厲以寧說。

  值得警惕的是,潛在的金融風險正在地方蠢蠢欲動的投資沖動中發酵。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7日在政協經濟組聯組討論中發言說,目前地方政府對於經濟高增長的過度偏好,以及地區之間經濟增長的競賽,依然是非常強烈的。從各省在兩會前發布的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來看,31個省區中有24個超過了10%,80%的省區增長目標都在10%以上。“如果把地市級做個統計匯總,增長目標做個加權平均,可能會比全國7.5%的目標高出4到5個百分點。”

  “在目前情況下,經濟增長(目標)的高速度,投資的高速度,以及對銀行融資增長的高速度,這三者關聯性是非常強的。”潘功勝坦言,人民銀行在貨幣和信貸政策的操作上面臨的壓力非常大,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國家穩定以及防范風險,在這幾個變量中尋求一種平衡,尋找一個合理適度的社會融資增長規模。

  “在中國如果產生重大的經濟方面的問題,可能是一大批銀行貸款出現問題,而政府債務有可能是引發銀行貸款問題的重要原因。”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據董大勝估算,各級政府的負債應該在15萬億到18萬億左右,風險總體可控。

  全國政協委員、國開行監事長姚中民也說,以負債余額與財政支出的比 例 計 算 , 中 國 的 政 府 債 務 率 是21%左右,是可控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地方負債不能都看作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關鍵要看融資平台的償本付息能力,產生的現金流是否足以覆蓋需要償還的資金。

  但是,“確實有一些地方出現了融資上的困難,以及還本付息上的困難,要防止財政風險轉化為金融風險。我國大部分銀行都是國有控股,金 融 風 險 會 反 過 來 轉 化 為 財 政 風險。”董大勝強調。

  在投資沖動之外,一些地方投融資平台在體制機制和操作層面存在問題,這將本已潛在的風險擴大化。

  “地方投融資平台和地方國營企業互相持股、互相投資、互相擔保,兩者的資產債務完全打成一片。”全國政協委員、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主任李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有的地方投融資平台的資本金不到位,就通過地方國營企業非法調動資金,虛假充實其資本金,使其有融資負債能力。有的控股公司投資層級高達八九層,控股、參股的子公司、“孫公司”加起來上千家,非常混亂。

  對於如何防范金融風險,董大勝建議,一是對於各級地方政府來說,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設規模要和地方財力相適應,不能靠無限制的借貸來進行地方建設。二是要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進一步引起重視,加強管理。不能允許地方政府無限制地借債,借債要納入政府預算,通過地方人大來加強監管。在銀行方面要有嚴格的獨立審貸,不能用地方政府的權力來影響貸款發放。

  潘功勝也表示,目前預算法不允許地方政府直接舉債融資,但是地方政府通過地方融資平台進行舉債融資,其規范性、透明度和可持續性方面存在很大問題,而且存在較大的財政金融風險,所以地方政府負債行為的規范化、陽光化、法制化,是非常值得研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還要加強對地方政府投 資 行 為 , 包 括 投 資 規 模 等 的 規范。要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事權和財 權 在 中 央 和 地 方 政 府 之 間 相 匹配,培育和完善地方稅體系。記者 孫韶華 夏保強 梁嘉琳 實習生 周文其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