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書收藏悄然升溫 上海版《三國演義》能賣20萬【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小人書收藏悄然升溫 上海版《三國演義》能賣20萬【2】

2013年07月10日07:24    來源:今晚網-今晚報    手機看新聞

  搜尋數年 終集齊整套津版《宋史》

小人書挺值錢 上海版《三國演義》能賣20萬元

  跟其他藏品一樣,連環畫收藏也有不少門道,一味的求全求多並非收藏小人書的正確途徑,隻有那些老版本、存世量少、真正畫風精美以及特殊題材的小人書才有收藏價值。深諳小人書收藏之道的賈世濤在多年的經營和收藏小人書的經歷中,也有很多淘寶的故事。比如集齊20本一套的天津1980年版《宋史》,就花費了他數年時間。

  “收藏小人書有不少講究,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隨著收藏市場的轉熱,小人書領域因為更多收藏投資者的進入,使得部分小人書受到熱捧,尤其是那些存世量少的老版本,更加搶手。”賈世濤說,他也是從2000年開始有意識的收集老版本以及經典題材,並力求全套收藏,比如四大名著題材、戰爭題材。其中為了集齊一部《宋史》可費了他不少心思。“天津1980年版的《宋史》屬於小人書收藏中的精品,我在2000年時就已經收藏了18本,獨缺《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在市場上尋覓了很多年也難尋蹤影。”

  這兩本小人書的搶手之處在於其印量太少。賈世濤拿出一本歷年小人書印量統計資料向記者講解,“天津版《宋史》一共20本,其中有18本的印量都是20萬冊左右,隻有《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分別隻有1萬冊,30年的時間,1萬本能夠流傳至今且能保証一定的品相在市場可是太少了。”為何一套小人書印量還有所區別呢?賈世濤告訴記者:“在當年還有一些計劃經濟的影子,小人書印刷可能會受到紙張的限制,而且一套小人書也並非整套一起發行,而是一本一本的先后印刷發行,這就導致一套小人書的不同冊會有不同的印量。我估計《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在印刷時可能紙張有限,所以印量比較少,而且后來也沒有再補印,也就造成了流通和存世量比較少。”

  經過數年的苦苦尋覓,在幾年以前,賈世濤終於在上海發現了《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的身影。“前兩年在上海有一個小人書交流會,很多參展者都屬於‘以藏養藏’,在交流會上一方面出售自己的小人書,同時也向其他參展者交換或者購買自己沒有的藏品。我在交流會上遇到一位上海的藏家,我看他展示的小人書水平很高,一看就是位資深的藏家。於是我向他詢問是否有天津的《宋史》,對方表示有,這讓我看到了希望,並繼續詢問是否有《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這次對方沒有馬上答復而是看了看我,問我為何想要這兩本,我就誠懇的告訴他,我也是一位多年收藏小人書的藏家,並且來自天津,特別想集齊天津出版的這套《宋史》。對方聽后就從書包裡掏出了兩本精心包裝好的小人書,我一看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王安石變法》和《靖康之亂》。對方告訴我,天津的《宋史》中,就這兩本最值錢,他不久前從市場上淘得本來就是想出售給有緣人,這次看到我這位來自天津的藏家,他決定轉讓給我。”最終賈世濤以一千元的價格買下,達成了他多年的心願。說起這兩本書,至今賈世濤仍非常高興。“這兩本小人書可是太難得了,由於印量少,市場上極難見到,堪稱孤本和珍本,而且品相還特別好,能達9品以上,真是我收藏中最寶貴的一類藏品了。”

  老賈書屋 連環畫的守護者

小人書挺值錢 上海版《三國演義》能賣20萬元

  在賈世濤的書屋內,記者還看到了不少小人書作者的手稿,“如果從經濟價值角度考慮,名家的簽名本和手稿,文化內涵和經濟回報會更高。我收藏了一些,但對於我來說,並非隻看經濟價值,收藏和交流價值是我更為看重的。”賈世濤向記者展示了一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行的戰爭題材小人書《八一風暴》作者手稿。“這套手稿是我幾年前在上海買來的,大概每張幾十元,全套是幾十張。買回來以后就給很多朋友展示,有些朋友表示想購買,我從交流角度考慮,手稿對於小人書文化傳播很有幫助,於是就給特別喜歡的朋友每人分幾張,目前留在手裡的並不多了。”賈世濤就是這麼一位痴迷小人書而又不以小人書發財的實在人,提起他的書屋,也是老賈的一大驕傲。

  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文化小城的“老賈書屋”,屋內寬敞明亮,書櫃和書架上擺放著數萬本不同時期出版發行的連環畫,牆上挂滿了文化界朋友的題字和照片,書卷氣濃郁。《紅樓夢》、《三國演義》、《東郭先生》、《陳真》、《霍元甲》、《燕子李三》、《少林寺》等品相好的連環畫,吸引了眾多連友駐足。老賈熱情好客,在此結交了許多朋友。天津市連環畫收藏協會的連友經常到“老賈書屋”議事、交流,這裡成為連協一處重要的活動場所。每到周六上午,天津的骨灰級連友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到“老賈書屋”,賈世濤夫婦端茶倒水,熱情招待,使大家流連忘返。書屋中,一幅大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賈世濤與中央電視台“名嘴”崔永元的合影。賈世濤笑著說:“崔老師也是鐵杆‘連迷’,我們有機會也互相聊聊彼此的收藏情況,他最喜歡收藏經典電影類的連環畫。”

  由於書屋辦得有聲有色,不僅吸引了眾多的連環畫愛好者,也使很多連環畫家在此駐足。姜維朴、汪國新、王恩盛、施振廣等均到此參觀過。老賈還到上海、鄭州、北京、沈陽等地考察,與出版社建立可靠的業務聯系,同時也擴大了“老賈書屋”的知名度。各地連環畫家和連友也都給予他熱情支持和鼓勵,王弘力、沈堯伊、趙靜東、季源業、陳啟智等書畫名家還為他的書屋題字留念。如今,“老賈書屋”,被譽為津門的“小人書王國”,成為天津古文化街一個重要的文化窗口。

(責編:李棟、曹華)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