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变成一种产业 成本从0.46元到40000元【14】--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图集

当高考变成一种产业 成本从0.46元到40000元【14】

2013年06月08日08:0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当高考变成一种产业 成本从0.46元到40000元

  解析:让高考经济回归本真

  高考经济应运而生有市场需求的一面。譬如,有些考生家里房子小,人口多,环境嘈杂,选择考试房复习冲刺,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又譬如,有些考生的家长工作很忙,不能按时回家做饭,临时聘请一位高考保姆,让孩子不用为吃饱肚子分心,也不失为一种折中之选。满足这些特定人群的需求就是高考经济诞生的初衷。服务业能够敏锐地发现这一商机并及时提供服务,值得肯定。

  不过,随着近年来高考市场的蓬勃发展,不断有商家借高考之名大搞炒作之实,其目的并非帮助考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而是抓住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大赚一笔。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近乎主导教育体系的今天,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家长与考生一样承担着极为沉重的心理压力。在广告的叠加效应面前,有的家长把物质条件当成了孩子前途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一些家长虽然对高考经济的各类产品效果存疑,却抵不住攀比之心的拷问。其消费的主因并不完全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还有不能让自家孩子输在硬件上的考虑。

  不得不说,这种变味的高考经济是商家与家长共同催生的。要让高考经济回归本真,需要多方齐心合力。教育、工商等相关部门要严把监管关口,让恶意炒作的企业失掉生存土壤;广大考生家长也要正视高考,理性消费,还市场一片宁静。

 

(责编:李栋、曹华)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