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庄红韬)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财经年会系列论坛-2014创新金融论坛”6月19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召开。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表示,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支付革命是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市场基础,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尽管互联网金融目前尚不足以动摇传统银行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银行可以高枕无忧。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借鉴互联网思想和理念,尽快实现传统银行业务的转型和升级。
以下为黄志凌先生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下午好。非常高兴受到人民网的邀请来参加论坛。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出现爆发式的发展,但社会上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议论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金融革命的火药筒,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有人认为这是监管缺失的产物,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需要加以规范,甚至还隐晦地表示应该限制其发展。如果我们抛开这些针锋相对观点的行业背景,从互联网金融产生的需求基础上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实存在的互联网金融行为,有哪一些是基础性的、规律性的,是不可阻挡的金融发展趋势,有哪一些是衍生性的、寻租性的,不可持续的所谓金融创新。凡是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的各地相关利益关联方,我觉得都可以从中,而且也应该重新正确定位自己的战略,明确方向。
由于时间关系,我把几个观点说一下。
一是,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支付革命是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市场基础,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成了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形成。互联网商业模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买卖双方都存在着担忧。这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中特有的买卖双方担忧催生了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钱货两清的支付交易行为无法用于互联网商业模式,这样传统商业模式下也存在大量的预售、预付、拖欠、赊销等钱货分离的支付交易行为,但是这种支付交易行为的完成,依赖买卖双方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商业信用。而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买卖双方充分了解信任的商业信用几乎是不存在的。于是,以贝宝、支付宝、中国银联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适时登场,并在随后开创了互联网金融的宏大场面。据统计,2006年的时候,我国第三方支付中,互联网支付的交易额只有485亿元,但是到了2012年,这个数字迅速上升到将近7万亿。一举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困难,所以,催生了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这是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深层次的原因。
另外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当中最活跃的主体,然而由于传统银行有一套固定的信用评级,抵质押与担保标准,大量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抵质押很难达到传统银行的安全标准,无法通过现有的银行体系获得充分的信贷支持,如果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作出硬性的中小微信贷比例规定,商业银行为了完成任务,被迫降低审批标准,不良贷款又会大量产生。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平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企业借助于网络销售产生的大量海量交易数据,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真实交易,基于历史交易数据,基于关联数据的市场趋势预测,这些方面,建立了一种互联网客户信用评级机制,从而使得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中小企业和个人,从过去无法获得的信用放款变成了可能。所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实际上这是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基础上产生的。
再一点,未来我们面临着一个金融消费方面怎么改变、怎么消除时间、空间对于支付方面的一些束缚。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产生了移动金融,这种移动金融将对整个的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的金融发展态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预计,未来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金融可能是互联网金融竞争的主战场。
第二个观点,我想说一下,缺乏互联网商业模式支撑的衍生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目前,除了上述有互联网商业模式支撑的互联网金融以外,也出现了互联网企业脱离互联网商业涉足金融业务,但他们本身并不具备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商业银行也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但是线下风险管理技术没有按照互联网经营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有时候为了挤入市场而被迫降低政策标准。这些缺乏互联网商业模式支持的衍生金融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出现了一些风险的迹象。比如,P2P网贷平台,出现了所谓的跑路,以及国外出现过许多这些方面的一些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出现的破产现象。
第三个我想介绍一下,近年来,当互联网金融悄悄地入侵支付、信贷、理财等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的时候,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将从根本上挑战商业银行,甚至颠覆当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格局。不可否认,这种以控制支付流为核心的金融新业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银行的根基,但是据此断言会动摇甚至颠覆商业银行地位,我觉得有点夸大其词。在这方面我提供了一些相应的思考。
我觉得,尽管互联网金融目前尚不足以动摇传统银行的地位,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银行可以高枕无忧。现实的挑战和趋势性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借鉴互联网思想和理念,尽快实现传统银行业务的转型和升级。为此,我也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思考。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