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庄红韬)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财经年会系列论坛-2014创新金融论坛”6月19日下午在人民日报社召开。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陈彤认为,基金行业面对互联网的挑战,非常痛苦的就是,如果基金公司做产品,它担心成为金融行业的富士康,加工一个苹果手机挣十块钱、二十块钱,但是做平台,显然它没有这个流量。所以,基金行业面临很大的压力。他还对金融互联网表示看好。
以下为陈彤副总裁的发言实录:
感谢人民网,也感谢各位听众,这么热的天气。这个题目是挑战下的资管。我想我们是一个典型的资管公司,但是我讲的可能也只能代表公募行业,因为资本的概念太大,私募、信托,包括银行理财都是资管。我讲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就是紧扣这个题目,资管业务,我想讲基金行业面临这个挑战,我观察了几个变化,我想讲几个变化。
第一,非常明显的就是说,基金行业在面对互联网总体来说是准备不充分的,准备是比较被动的。因为银行他们做电子银行,或者做这些支付,时间是比较长的。但是对基金公司来讲,不管是大的技术人员、IT投入、设备,包括它的经验,相对来讲,在金融行业是相对比较短一些的。所谓的互联网金融,首先的突破口,就是余额宝,首先就是挑战基金行业的。对银行来讲,我感觉我们行业除了个别的企业是比较有预见性,去持续地做,绝大多数是比较被动的。体现出来有几个特点:第一,基金公司反映比较市场化,反应是比较快的,它的IT人员、互联网人员,人员的比重和人员的薪酬是明显上升,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二,原来管互联网金融、管电子基金业务的,很多人可能就为过去的现状买单了,新的可能领导、或者新的投入,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第三,互联网在电子银行的资管业务,目前更多的还是在于渠道的冲击和交易方式的冲击。对于资管业务本身,它还没有体现出来。就我们观察,像华尔街,很明显在美国,互联网对资管行业的冲击,它通过社交媒体,一些方式影响了整个投研体系,包括它的高频交易,包括客户数据的挖掘,包括整个研究的体系,都在改变。所以,这一块应该坦率的讲,国内还是没有特别明显的趋势。
最后一个,基金行业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我看了一下,它非常痛苦的就是,互联网企业,做垂直网站都知道,要么做平台,要么做产品,一般是要选择一个策略。如果基金公司做产品,它担心成为金融行业的富士康,加工一个苹果手机挣十块钱、二十块钱,但是做平台,显然它没有这个流量。所以,基金行业面临很大的压力。
第二,我想讲的概念,我这是第一次,平常我有一个想法,但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讲,我是比较看好金融互联网的。前面几家银行,广发、邮储,我们和很多银行在业务上有合作,我理解金融互联网,我把它定义金融企业做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手段提供金融服务。因为我是做实物的,从实物角度观察了一下,金融企业有几个特点和互联网是不一样的,金融企业是有资产的,什么意思呢?有客户、有资产。就是说,开始讲到不管是余额宝还是什么东西,最后你的理财产品、投资产品要落实在资产上,互联网企业是缺乏的,造成了做了半天最后还是要找银行,我们叫最终资产。
第二,银行有大量的客户的数据和核心的系统,目前互联网金融是不具备的,这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
第三,我明显感觉到银行在金融安全上,这么多年下来,还是有它的优势。我刚才观察了一下邮储的李行长和广发的王行长,总体落说,我的一个感觉,金融互联网是被明显低估了。他们缺少个人魅力,不懂得包装。很难想象刚才吕行长能够穿着黑T恤跑上来,聚光灯一打,他举着手一喊,像明星一样,他做不到的。我因为在他的成长道路当中,王行长也知道,如果他这样早就牺牲了,不可能是这样。可是在互联网社交群里面,在这种环境下,新的概念是需要这种,我觉得这是有很多的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