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双11’我在淘宝上花了2000多元,今年只花了400多元买狗粮,要不是属于必要开支,我才不凑那个热闹。”拥有2黄钻、年网购过万元的网友丁丁在“双11”过后不禁“吐槽”:“如果说去年还只是网购达人内部的狂欢,那么今年已经掺杂了太多的商业因素。”
相比起去年的“双11”,今年气氛来得更浓烈。“这便导致了其实不擅长网购、不熟悉流程的消费者盲目上网‘趁墟’,非要赶这个潮,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清楚网上的价格是否真的发生了变化。”作为淘宝达人,丁丁一向对价格非常敏感。
以天猫上某个牌子的碧根果为例,其官方旗舰店标价为56元一份,“双11”期间5折为28元,“很多人看了都忍不住抢拍。”丁丁摇摇头指出:“其实,‘双11’结束后,它以31.62元销售,并没有便宜多少。更重要的是,对方的‘一份’是按照360克进行销售的,而按照淘宝卖家的平台,都是按照500克为‘一份’进行销售的。如果以一个成交了1.3万笔交易的上海卖家500克卖33.6元的报价来看,天猫的这个价格并不是最理想的价格。”
丁丁透露,她手上有不少淘宝卖家都明确表示不参与“双11”的热潮,“一来是平日里的价格已经够优惠了,二来是不想被造成混乱。”丁丁坦言,“一个店家甚至明确告诉我,他不会搞活动,更怕过后物流爆仓,建议大家提早下单。”
事实上,记者比较了不少淘宝上的物品,真正大幅打折的并不多。有网友指出:“我看到了一双平底鞋,‘双11’说打折后为138元!上面显示专柜价是399元,我要下单的时候超过了24时,价格竟然涨到了450多元,我当时就觉得这十分不科学,怎么可能比专柜价还贵!所以我今天又刷了一边那双鞋!结果就跌回了139.5元!折的并不多。”
不少淘宝达人纷纷表示,去年的“双11”确实给力,让消费者和商家都尝到了甜头,“但今年的品质明显下降,诸多投诉至今无解。”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