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离我们有多远?【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全面小康社会离我们有多远?【2】

刘锋

2012年11月20日14:26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手机看新闻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对经济运行的掌控能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宣扬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提高全民的价值认同度,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创造思想价值基础。

  怎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未来8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冲刺阶段。应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各方面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要义是发展,应继续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应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提升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进一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完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差距。更加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带动作用。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不断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科技人才。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通过科技提升和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对经济运行的掌控能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调动市场的积极因素,提高市场效率。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合理利用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掌控能力。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打破垄断,创造有利于平等竞争的环境。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发挥政府作用,合理调整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进一步扩大。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倡导社会和谐价值理念,提升全民信仰认同度。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切实的民主权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提高政府信用和形象。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宣扬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提高全民的价值认同度,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创造思想价值基础。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李海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