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慈善不能原谅“小数点”的错误--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公共慈善不能原谅“小数点”的错误

2012年12月12日13:38    来源:山西晚报    手机看新闻

  网络举报人周筱 举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2011年的账目上,一项“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为48.4亿元,远远高于当年接受捐赠收到的现金8000多万元。周筱 怀疑基金会可能存在洗钱行为。中华儿慈会随后澄清,财务人员的重大失误将账目中一项本应为4.75亿元的金额,写成了47.5亿元。(12月11日《新京报》)

  在慈善制度落实不够的情形下,公众对慈善组织的围观、挑刺甚至找茬,都具有现实的监督意义,倒逼慈善组织自律,使其在戒慎恐惧中走上制度化慈善之路。由是言之,周筱 对“儿慈会”的举报,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周的举报已经形成舆论效应,“儿慈会”也对举报内容进行了回应。从双方的互动中,可以看出周的举报并非空穴来风,确实是“儿慈会”出了问题。人们现在关心的是:“儿慈会”到底是在洗钱还是记账错误?这个问题须搞清楚,若是前者,那就不仅是违规而是犯罪;若是后者,则是技术层面的失误,“儿慈会”应感谢周对其工作改进的帮助。

  抛开复杂琐碎的财务记账程序,周和公众的疑问聚焦于:是47.5亿元还是4.75亿元?一个小数点写错,导致10倍的出入,这在任何组织都是不可能原谅的。更让人狐疑的是,从记账者到审核者再到审计者,这一巨大的失误竟然全都没有发现。但常识是,会计记账中的现金流,是有着逻辑关系的,借与贷、损与益,每个环节出了失误,都可能造成记账的逻辑不平衡,因而是很容易发现的问题。何况,“儿慈会”作为一级慈善组织,对于资金的管理应该更加慎重,出了这么大的记账问题,对正常思维的人们而言,都会产生“洗钱的联想”。

  即使“儿慈会”洗清了自己,但通过这次微博举报,“儿慈会”也脱不了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严的责任。作为慈善组织,财务记账应该更加严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必须明明白白,而且应该主动向社会公开,这样才能取信于社会。

  在网络举报人和“儿慈会”的博弈中,“儿慈会”明显是孤独求败的一方,不是公众对周的无原则同情,而是“儿慈会”的确存在严重失误。即使其能够消弭洗钱的嫌疑,但是严重的记账失误,足以让其失去公信力。这不只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而是其对公众慈善缺乏足够的敬畏感,或者说“儿慈会”只是把自己视为一般的社会组织,在记账上敷衍塞责,根本就不把内控制度和管理当一回事。人们很难相信,这样的组织,能够有效地实施公共慈善。因此,周对“儿慈会”的举报,不啻于一次善意的棒喝,促使“儿慈会”更新思维,跟上网络时代的公众监督。更重要的是,儿慈会以此为契机,对于慈善基金的流动以更为谨慎更为公开的方式进行记账。联想到红十字会,若没有郭美美事件的发酵,又何来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公共慈善,不仅是慈善组织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因此,公共慈善是绝对不允许也不能原谅“小数点”的错误的。

  张敬伟(江苏公务员)

(来源:山西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