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年轻人)对民主党的亲睐是本次美国大选奥巴马获胜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千禧世代严重依赖网络和电子设备获取信息的新趋势正在改变着美国两党的传播策略和竞选技术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硝烟刚刚散去。在选后的政治舆论中,千禧世代(Millennials)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千禧世代泛指上世纪80及90年代出生的美国年轻人。本次大选中,千禧世代的青年选民展现出对政治的重要影响,这一世代对未来美国政治的走向也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本文拟对千禧世代在政治上的特点和美国两党对这一世代的争夺作一简析,提供一个对美国政治及其变迁的深度观察。
千禧世代的重要性
千禧世代的选民在本轮大选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上。根据著名的TUFTS大学公布的选后数据,2300万张选票来自于30岁以下的选民,这意味着这个年龄段50%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并且在选票总数中占到了19%。这个群体50%的投票比例低于整体投票比例57.5%,但这个群体的关键意义体现在最重要的几个摇摆州。在福罗里达州、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四个最受关注的摇摆州,18-29岁选民61%以上把票投给了奥巴马,高出其他年龄段至少10%。有评论说,如果罗姆尼能与奥巴马在争夺这些关键摇摆州的年轻选民时打平,大选的结果将完全不一样。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18-29岁选民的投票在本次大选中是决定性的。
本次大选是千禧世代第一次集中展现出他们在政治上的重要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扩张,初步估计,到2020年每三个成人中将有一位是属于千禧世代这个群体。这会增加他们在选民中的比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必将进入政府和政党的重要决策层。
千禧世代是谁?
在被推向政治舞台中央之前,千禧世代更多是被当代娱乐业提及、关注的群体。在娱乐业借互联网媒体迅速扩张的时代,他们把千禧世代作为重要目标消费群。甚至当这一世代还没进入青春期之前,他们就被媒体取名为Y世代,以把他们和之前的世代区分开来。千禧世代也常被与他们的父辈相联系,他们的父辈多是战后婴儿潮的产品,他们出生的时候又恰好是一个生育小高峰,所以又被称为“回响婴儿潮”。
用几个确定的术语来定义千禧世代是不公平的,也不太可能。从社会化理论来讲,18岁到29岁,虽然很多秉性(包括政治倾向等)正在成熟,但仍然处于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阶段。这使得这个群体呈现出丰富或者说复杂的样貌。
吉恩?M?特温吉在2007年出版的《自我中心的一代》中把千禧世代归入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群中。她认为这一代人出生在物资丰富的时代,安逸、稳定,有很强的既得意识,总以为别人欠着他什么。一个有名的例子是,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年轻人入伍的比率下降了。在去年出版的《千禧世代正能量》一书中,威诺格拉德和海斯却认为这一代有很强的公民责任感。尤其让人注目的是去年,千禧世代几乎支撑了席卷全国的“占领”运动。
这个群体是美国历史上族裔构
成和宗教信仰最为多元化的群体。少
数族裔包括非裔、南美裔和亚裔等
在他们当中占有40%的比例,远高
于其他年龄段和全国总人口中少数
族裔的比例。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度
低于上一辈人,在成年时改变原有
信仰的比例也很高。他们对社会问
题的包容性也更强,希望给予移民
更公平的机会,还呼吁同性恋有结
婚的权利。他们也有强烈的公平意
识,希望给富人加税。
千禧世代比较理想化,比年长于他们的上一代或几代人更相信政府能帮助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但他们中很多人又喜欢小政府,对长官意志抱有戒心。他们对目前的政党体制冷嘲热讽,认为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会给政治带来问题。他们中有30%的人更愿意宣称自己是独立投票人,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但这个群体传统上更倾向于民主党,他们中自认是民主党的比例(44%)高于全体选民(38%)。当大选来临的时候,千禧世代的多数倒向了民主党。本次总统选举中,18-29岁的选民60%投票给奥巴马,34%投给了罗姆尼。在同时举行的国会众议院换届选举中,这个人群58%的票投给了民主党,只有37%投共和党的票。
千禧世代倒向民主党,除了这个群体固有的倾向外,也和他们对切身利益的考虑紧密相关。在当下困难的经济环境中,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就业问题。以今年的数据为例,这一群体的真实失业率可达17%,高于整体的失业率。很多青年人大学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窘境。他们也很关心教育费用上涨的问题。迫于经济压力,各大学普遍提高学费。目前,加州大学系统的财政预算中学费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政府补贴,这是前所未有的,为此展开的学生示威时有发生。由于学费高企,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毕业时负担着债务,平均每人达24,000美元。在就业和教育费用两个问题上,选民历来认为民主党比共和党更有政策能力。这为千禧世代倒向民主党增添了砝码。
虽说千禧世代在政治倾向上亲近民主党,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世代的选民是民主党的囊中之物,也不意味着这个群体必然是共和党的滑铁卢。这个群体依然充满变数。经济上,国家正在经历衰退,失业率仍然很高,国家债务已经是天文数字,对生存能力并不很强的年轻人来讲,增加了他们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政治的判断。同时,千禧世代本身就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他们的政治倾向容易受环境影响。比较一下近两届总统选举的投票记录就会发现,本年度中18-29岁的选民投给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的比率是60%/36%,相差为24%;08年这个比率是66%/32%,相差34%;也就是说,四年间,这个群体的两党投票差额缩小了10%。这表明千禧世代对民主党的倾向性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巨大改变的。这个群体长久以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他们的投票积极性不高,低于选民总体的投票率。本次18-29岁选民投票率为50%,已经算是战后的一个高峰了,而选民总体的投票率一般在60%上下。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年轻选民历来在选举中并不是受重视的一个群体。对于两个主要政党来说,要想在彼此的竞争中胜出,争取这些并不积极的、充满变数的年轻选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策略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