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幸福:收入涨上去 房价稳下来【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人民日报谈幸福:收入涨上去 房价稳下来【2】

2012年12月25日11: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来信选摘

  广东深圳彭子轩:

  拉近距离,先从“方便”起

  11月26日中午,本人前往深圳罗湖区某单位办事。不巧恰逢午休,办证大厅尚未上班。更不巧的是,肚子开始闹腾起来了。本人一路小跑,从一楼找到五楼,厕所倒是层层都有,可是全部设在办公区内。偏偏办公区与大厅间又有玻璃门把关。本人急得焦头烂额。眼见撑不到下午上班,本人只好夹起两腿小心翼翼挪到大厅外,苦苦寻觅。幸好出门不远还有一单位,跟门卫一说被放行入内,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回到大厅,只见一位等待办事的女士也在到处乱窜,还不停抱怨:“怎么没个厕所?”某些部门要与市民拉近距离的话,不妨先从让市民更加“方便”处着手。

  河南许昌张燕军:

  郑州工行“这个卡永远也销不了户”

  2009年,我儿子在郑州某地部队服役期间,为方便工作应单位要求在当地工行开办了银行卡,2011年底儿子退伍回乡,考虑到该银行卡已没用,再加上是异地卡,为不占用银行资源和影响个人信用等,便到银行销户。谁知就这个简单的销户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将近一年了,一个小小的银行卡让我们往返郑州多次却销不了户,且还被告知“这个卡永远也销不了户”,令人费解和不悦。

  改革,从百姓呼声中汲取力量。农民工同等待遇,改善消费环境,促进人才制度改革

  当今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突显。各利益方之间的角力,尤其是一些权力部门、垄断行业的角力,加大了企业生产与百姓生活的成本。读者来信中,一些业内人士披露、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也有些读者以切身经历与感受,反映了基层存在的问题及困窘。这些反映,这些分析,值得认真听取。

  来信选摘

  广东东莞朱忠保:

  仅取消“农民工”称谓还不够

  早在2007年4月,广东东莞市政府就为了提升近千万农民工在东莞的社会地位,改称其为“新莞人”。作为一名在东莞生活了近20年的“新莞人”,我对“农民工”改名为“新莞人”前后,其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到底有多大的变化,社会地位有多大提升,生活水平有多大提高,有着比较真切和全面的了解。一句话,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最近媒体一项调查表明,在回家过春节的“新莞人”中,超过30%的人明确表示,春节过后不再回东莞了。不再回东莞的原因很多,工资比较低,生活开支大;受人歧视,常被查这证那证强迫交钱,不交钱就关人不放,办居住证被捆绑收费;欠薪难讨,合法权益难以维护;无法入户东莞市,子女难以入读公校,房价太高买不起等。虽然东莞市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想为“新莞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致力于“新莞人”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但仍然难以留住相当一部分“新莞人”的回家之心。

  千千万万农民工离乡背井、别妻离小,图的是什么?主要是多挣钱,将钱寄回老家用。如果挣不到钱,留在城里干什么?依我之见,农民身份但又进城干着工人工作,称之“农民工”并无不当,也无歧视之意。如果仅仅是取消“农民工”称谓,不能从根本上使其合法利益得到有效维护,那么改名就无多大实质性意义。农民工期望城市政府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城市里可以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可以与当地居民从事同样的工作,获得同样的报酬,不会被企业欠薪,不会被克扣工资,小孩子可以进入当地公办学校,不用交昂贵的择校费。如果发生了被企业拖欠工资的事,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诉时,不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而是得到热情接待,迅速处理。在城里行走,不会无端受到排查、罚款甚至殴打等。

  山东德州石敬涛:

  国家舍得花钱,百姓才舍得消费

  最新的统计数字是,作为全球储蓄率位居前列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储蓄率超过50%,储蓄余额破18万亿,人均过万。这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国人做“守财奴”的后顾之忧到底在哪里?留点钱供孩子读书、买房子、看病。超越这种感同身受的微观层面,从一个宏观的视野看,根本在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低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人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居民消费也随之出现了“自我保障性后移”,进而导致“全民储蓄”。当前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保障严重滞后,公共产品投入严重匮乏,老百姓哪里还敢轻易花钱呢?只有国家舍得花钱,老百姓才舍得消费。

  广西柳州张海通:

  医疗人才需自由流动

  近年来,不时有公立医院医生到处忙走穴、做手术捞钱之类的新闻见诸媒体,人们会很自然地将个中原因归咎于他们的利欲熏心。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如今大型公立医院几乎都是病人排着长队在等待看病,医生也经常累得喊吃不消,他们又何必还要冒如此大的风险,节假日也不休息,到院外捞那些其实不那么好捞的外快呢?作为一名在大型公立医院工作的医生,笔者深知,大部分在大型公立医院工作的同行对本职工作获得的收入和待遇并不满意。公立医院的医生抱怨劳动强度过大、收入偏低、待遇不合理并非一两日。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但是,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现行的医生执业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将医生的执业活动死死地限定在其注册和工作的医疗机构。医生一旦不在其注册的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便属于违规、违法。这种制度严重地限制了医疗人才的自由流动,让医生对医疗机构形成了人身依附,从而令其基本失去了和医院进行薪资议价的权利。

(责任编辑:乔雪峰、聂丛笑)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