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学生奶和乳饮料有什么差别?
浙医二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张片红解释说,牛奶和乳饮料不同。两者主要以蛋白质含量来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乳饮料的营养不及牛奶的1∕3。而且,6岁以下婴幼儿不宜喝乳饮料,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乳饮料中化学合成的甜味剂食用后不易分解。
浙江省专门设有学生饮用奶办公室,隶属于省农业厅,其主任方丽槐说,“学生奶”是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的“特供奶”,牛奶的含量必须在80%以上,生产运输上都有特别严格要求。可以这么说,“学生奶”应该要比市面上卖的纯鲜牛奶品质还要高。当时国家有这个提倡,确实就是立足于提高青少年营养健康水平这个大局来考虑的。但是,现实推广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抽样调查:幼儿园小学尚可,初中完全不提供“学生奶”
现在有多少孩子在学校喝的是学生奶?记者问了一圈,无论是企业、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奶办公室,都不掌握这方面的数据,记者只能自行做了个抽样小调查,在杭州主城区随机选取了10所幼儿园、10所小学、10所初中,其中不乏杭城知名度较高的热门学校。
在调查的10所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园孩子都喝“学生奶”,只有一家给孩子喝自制豆浆。
10所小学中,有7所小学的孩子喝“学生奶”(其中,3所小学的孩子喝纯牛奶,4所小学的孩子喝酸奶),还有3所不提供课间饮品。
10所初中,都不提供“学生奶”,也没有课间饮品。
目前,在杭州“学生奶”市场,美丽健和双峰新希望各分半壁江山(蒙牛伊利也有“学生奶”生产资质,但没有进杭州市场)。
美丽健称,目前供学生市场的“学生奶”绝大部分以鲜牛奶、酸牛奶为主,占总体销售额的85%左右;乳饮料占比不到15%。双峰新希望表示,学校向他们订购的乳制品中,近9成为“学生奶”。不过,各家乳企都特别强调:“最终的选择权还在学校。”
教育部门:不拒绝也不推广
国家是2000年8月开始启动“学生饮用奶计划”的。2001年12月,浙江宣布推行。
没想到仅仅两个月后,一份《关于规范“学生饮用奶”收费和价格行为的通知》被印发至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该通知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饮用奶”只准在市场销售,不准在校内销售。
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不准在市场销售,必须特供。
两份文件的内容完全背道而驰。
“学生奶”居然卡在了“进校”这道难关上。
“学生奶”由政府推广,最后进校环节落实在教育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主要还是承担责任的问题——
●学生奶最终是学生在校园内喝掉,一旦发生问题,学校怕说不清楚。曾经,其他城市发生过学生喝了“学生奶”拉肚子的事情,原因是“学生奶”进校园过程中,运输和保存出了问题,牛奶变质。
●也有学生因为乳糖不耐受而过敏,被传“中毒”。
●还有可能涉及乱收费,这对教育部门、物价部门,这都算是一条高压线。
所以,局面变成多部门联合推广的“学生奶”,最后到了教育部门这里,成了既不拒绝也不推广,由各个学校与家长商量着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