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30日,距离新春佳节还有10天的时间,这本是购年货添新衣的时节。然而,走进恒丰步行街等贵阳百货聚集地,逛街的人却比较稀少。
“现在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和前几年相比,生意差多了,有时候一天一单生意都没有,网购让我们很受伤。”一家店名为“千衣千寻”的店主倪女士告诉记者:“就周末还有点人气。熬不过去,店面就要转让了。”
A 网购“凶猛”,贵阳实体店营业额有下降趋势
“去年我买了三次书,每次金额都在100元至200元之间,全部都是在网上买的。”市民高弋迪告诉记者:“我已经有近一年没去过实体书店了。”
2012全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市场强势崛起,以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为例,2012年“双十一”期间,天猫与淘宝促销的支付宝总销售额191亿元,而2011年,“双十一”交易总额仅为53亿元,同比增长260%。网购的凶猛来袭,贵阳的各零售业态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网购带来的压力。
西西弗书店贵阳师大分店总理经杨玲告诉记者:“2012年,西西弗书店在贵阳的四个分店营业额都有下降。”杨玲说:“贵阳由于城区小逛街方便,以及交通物流不够快捷等原因,受到的冲击还不算大,公司重庆分店的营业额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贵阳的各大百货商场,出现了“抄号一族”。这些顾客先到实体店试穿衣物,然后将货号用手机拍下,再到网上通过代购的方式购买。“不少顾客询问了价格之后,就小声嘀咕价格贵,要去网上看看。”喷水池某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王女士对此很无奈,“有的顾客一旦对试穿效果满意,就在试衣间将货号拍下,这样一来我们就白白服务了。”作为销售人员的王女士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心里不满,但也不能阻止顾客的行为。
“80后、90后是网购的主力军,从服装行业来看,网购对于少女服装以及女鞋的影响最大。”大十字某百货商场营业部经理李从禹介绍,“从2012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少女流行服饰营业额有所下降,中年女性服饰、职业装等受影响较小。”
B 销售图书、女装、女鞋的实体店受影响较大
1月30日,在大营坡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娟签收了2个快递邮件,这已经是这个星期她收到的第三个包裹,上周四她先在网上购买了书籍、鞋子和2件衣服。“150元买了12本书,其中还有不少很厚的书籍,比书店便宜太多了。”王女士说:“鞋子是在实体店试穿之后,通过网络代购的方式买的,比实体店便宜100多元;衣服是在网上淘的物美价廉的非品牌货。”
“平时上班很忙,压力大,一有空闲还要带孩子,没时间出去买东西,网购帮我分担了很多压力。”王女士网购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最开始主要以衣物和图书为主,如今家里衣食住行以及孩子图书玩具都已经离不开淘宝了。
据业内人士分析,没时间逛街、认为实体店价格过高的人是网购最忠实的群体,也是实体店流失掉的顾客人群;按照商品类别来看,由于网店没有店面费和过多的人工费,网购图书以其极大的价格优势,加之还可以送货上门,对实体图书行业冲击最大;流行女装、女鞋其次;其他服装、家电、电子产品、护肤品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一些贵重商品如黄金、珠宝等则没有影响。
“实体店能带来真实的购物体验,网店不可能取代实体店。”李从禹对于百货实体店的发展表示了乐观。该百货商场另一负责人欧阳乐认为:“网购对于品牌服装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尽管部分品牌在网上有官方旗舰店,价格优惠,但一般都是过季的库存品,对当季新品的影响并不大。”
面对来自网购的冲击,不少商家也开始通过差异化经营、调整经营结构、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方式带给顾客更好的购物体验,以应对冲击。
据李从禹介绍,2012年4月至9月,该百货商场4个楼层完成了结构性调整。女鞋从一楼移至负一层,一楼则扩大了珠宝、名表的经营规模。目前,该百货商场已经有30多个珠宝品牌以及20余个手表品牌,“珠宝、手表单价高,且不属于流行性商品,不易受网购的冲击。”李从禹说:“我们以贵阳黄金第一店为定位,销售的珠宝品类和品牌数量在贵阳百货商场中是最多的,只有做出特色,才能给商场带来人气。”
另一方面,看准市场对运动产品需求下降、对户外商品需求增加的趋势,该百货商场压缩了运动品牌,将户外品牌从3个增长10余个。
事实证明转型是成功的。“去年在全国百货业萧条的情况下,我们除了二楼少女馆外,其他的营业额都在增长。”李从禹告诉记者:“做好售后也是关键,我们会为顾客提供免费的修改衣服和修鞋服务,这些都是网店做不到的。”
而西西弗书店在主营图书的同时,去年也通过直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始在书店内增加咖啡屋、动漫周边、精品挂件、盆栽植物等经营项目,“书店只有为顾客提供更好更舒适的购物体验,才能吸引市民到书店来买书。”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一些百货开始建立网店,用以销售过季产品,实体店则销售当季新品,这也可以达到增加营业额的目的。
C 调整经营结构、加强售后服务,贵阳实体店开始应对网购冲击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