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第一代农民工养老--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谁来为第一代农民工养老

2013年02月27日09:56    来源:西安晚报    手机看新闻

  据媒体统计,中国5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3600万。此前,因欠薪、工作环境差等问题突出,养老困局未得到普遍重视,而随着农民工年龄的递增,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而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8版)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第一批农民工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由于收入低、故土难离等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在城市颐养天年,大都会选择落叶归根,回到农村。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四二一”家庭结构难以单独支撑起养老重任;同时,多数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资源又不断被城镇化发展蚕食,老人想完全依靠土地生活也是十分困难的。于是,许多超龄劳动力只得继续打工挣钱,在无形中增加了健康和安全风险,一旦有个闪失,无疑提前透支了本就不宽裕的养老钱。

  当养儿防老、土地养老的传统模式逐渐褪色,就需要社会养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尽管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实现全覆盖,但保障的含金量还远远不够。

  古话说,“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目前每月55元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也就够买几斤肉,如何维持一个老人一个月的生计?而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140万人,只占农民工总数的约1/6,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无法享受养老福利的阳光雨露。

  如果说,此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农民工欠薪、工伤、职业病等话题,那么随着第一代农民工整体步入老年,养老问题必须摆上议程,通过养老体制配套改革,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更有保障的养老福利。

  其一,动态调整养老金。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确定每人每月基础养老金55元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然而,4年时间过去了,这一标准依然在原地踏步。养老金尤其是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过低,从根本上制约了社保的普惠。因此,有必要将养老金与物价挂钩,根据物价涨幅动态调整,确保养老金保底功能的发挥。

  其二,推动养老保险并轨。对于农民工来说,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不同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壁垒一直阻碍着他们参保的信心。去年人社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让农民工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不过,目前衔接转换方案仍有诸多限制,加之农民工流动频繁的特性,不停在不同保险制度之间穿梭也是一大麻烦。这就需要尽快推动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全国统筹,让农民工只需要持社保卡,到哪里都能自由缴费、领取养老金。

  其三,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养老不仅是钱的事情,对于一些偏远农村,养老资源匮乏,“有钱难买老来乐”。各地应依托乡镇敬老院等机构,在保障服务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农村老年人开展延伸性服务、上门服务等,同时鼓励民间养老机构发展,探索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等多样化养老服务。 -张枫逸

(来源:西安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