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面临各国货币贬值困扰
从2013年的前两个月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升幅并不大,甚至整个2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还微跌了25个基点。然而,人民币兑其他几个主要货币则强势上涨。据不完全统计,2月,欧元、英镑、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分别下跌了3.10%、1.33%、4.02%。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前段时间,美元开始出现转强势头,但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上的一番证词,又让美元有了下行压力。整体而言,美元未来的走势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过人民币兑美元则仍将维持小幅上涨趋势,与此同时,人民币兑其他非美货币则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升值。”
其实,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一旦新兴经济体货币步入竞相贬值的行列,同样会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尤其是随着日本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实行无限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令亚洲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
从2011年底开始,市场就普遍对2012年的中国经济有所担忧,甚至不少市场人士持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2年出现硬着陆的悲观看法,因此人民币在全年前三个季度几乎一直处于贬值的行情。不过,在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币着实上演了一番“大反攻”行情。而对于2013年,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人民币仍将维持上涨情势,对美元将有2%至3%的涨幅。
应对
人民币没有升值理由
“在经济危机的大周期里,弱势货币才是王道,因此开打货币战是不得已的选择。”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各个国家都在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而维持本国货币的弱势无疑是增强贸易竞争力的一大手段,进而保护本国的经济。”
尽管相对于全球贸易2.5%的增幅,2012年中国外贸6.2%的同比增幅仍傲视群雄,然而相较于中国此前多年双位数的外贸增幅,个位数的增幅意味着中国的外贸依旧面临着较大压力。而市场人士也纷纷预计,2013年中国的外贸增幅仍将维持在个位数。国家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2013年的外贸情况可能好于2012年,但是他同时指出,2013年中国外贸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也仍将面临2012年所面对的诸多不利因素。
华民认为,人民币已经没有升值的理由,“过去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从而产生大量贸易顺差,而现在中国的出口明显下降,国际收支状况已经达到平衡。”2012年,中国经常项目总顺差2138亿美元,同比增长6%,占GDP比重为2.6%,较2011年下降0.2个百分点,是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元
点燃货币战烽烟
如果说美联储是量化宽松的始作俑者;那么,日本央行则是后起之秀。日本为其无限量的量化宽松政策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即结束日本国内长达10年之久的通缩局面。与此同时,作为无限量量化宽松计划开创者的安倍晋三,也即将迎来强而有力的支持者和协助者日本央行新行长黑田东彦。因此,日元的持续贬值已成大势所趋,而日本的激进做法也很可能将点燃货币战烽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