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召打车平台统一普遍收费 部分网友质疑(网络配图)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周素雅)7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推出《北京市出租汽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试行,《细则》明确规定手机电召服务商纳入全市统一电召平台,打车软件统一执行“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收费6元,4小时以内预约每次5元”的收费标准。《细则》一出,一时间议论纷纷,质疑和怨言也随之而来。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打车软件颇多,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摇摇招车、微打车等普及度较广。点击“我要用车”,发送一段语音并说明具体位置和目的地后就能轻松地坐上车,既方便了乘客,也方便司机等客上门。
此前“嘀嘀打车”等手机软件均不收费,市民可免费使用。打不到车时,可按加价按钮,采用加价5元、10元或者20元的方式约车。《细则》新要求即是统一加价,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难以接受。有网友表示,“真是多此一举,不解决‘打车难’,反而帮倒忙。”
“我明明可以不加价就轻松叫到车,现在变得必须要加5块钱了。已经习惯了用打车软件来叫车,现在我不得不出去招手叫车。”一名网友表示很无奈。
有网友质疑说,打车软件让出租车载客率更高,减少司机的白跑空跑,有效治理城市拥堵情况;同时让大家出门效率更高更方便,长远来看提高了城市幸福指数,加快了生活工作节凑。没补贴就算了,要收费也该向出租车司机收,怎么还能打车加价呢?
日前记者对多位使用过打车软件的司机进行了采访,司机表示安装打车软件后每日可多拉几十趟活,有效选择乘客。新《细则》出来以后,不少司机担心普遍多收费会吓跑叫车乘客。“有的乘客路程短,本来才十几二十块钱,多收个5块钱,很多人宁愿在路边等车。”
市民王先生表示:“ 打车难的问题好不容易因为打车软件出现有所缓解。现象刚有了好转就出了这样的规定,如此一来还不如叫车电话靠谱呢!”
记者就手机电召服务商纳入全市统一电召平台和收费等相关问题致电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宣传负责人,对方以不方便为由未予答复。
- 手机叫车软件调查:部分公司每月"烧钱"百万推广
- 北京手机软件叫车须按电召收费 每次叫车5至6元
- 北京出租车提价,谁在“搭便车”?
- 直击北京出租车调价首日 缓解打车难进入“观察期”
- 记者跟随"的哥"一天工作 听他解释为何不愿接电召
- 北京将推出统一打车软件 "手机叫车"成全球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