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内部实景。实习记者李琼刘春燕摄
中介:吃差价普遍
“我住3年这个房子了,没见过房东,都是跟中介打交道。房东报给中介的租金是多少我们不知道,每年涨价什么的我们也都是跟中介沟通。”张涛告诉记者。
有张涛这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没见过房东,这类房源通常是房东托管给中介的房源。一位从事多年中介工作的经纪人告诉记者,不少中介会从房东的手里拿房子,然后把房子租给承租者,从中赚取除了中介费以外的差价,这种吃差价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小中介。据其介绍,一家小中介从房东手里拿了一套三居室,一个月租金是4000元,随后,该中介将客厅做成了两个隔断,“也就是说住了五户,总的租金加一起是5000多,对中介来说,除了中介费,他们还多赚了一千多块钱。”
记者从门店经纪人处了解到,有不少的房源都是房东托管的。事实上,为了省事,不少人也愿意把房子直接交给中介。上个月,陈阿姨将柳芳的一套两居室交给了一家小中介,中介一次性给她一年的房租。“我本来想自己租的,但是太复杂了,我出租的那套房子缺两个空调,我老公经常不在北京,我一个人也不想张罗事情,就给中介了,中介给我的价格是比市场价低点,但没办法,咱的房子不是缺东西吗。”陈阿姨说。“至于中介租给什么人,租多少钱,我都不知道。”
群租:房客称活得没尊严
“在群租的房子里生活,你只会有一种感觉,那种憋屈让你觉得活得真没尊严。”刚毕业不久的黄蕾告诉记者。
今年年初,黄蕾开始在一家报社实习。由于学校太远,她在实习单位附近租个房子,简单筛选之后,黄蕾最终以每个月950元的价格在知春路太月园小区租到了一个不足六平米的房间,再加水电费、卫生费和网费,一个月实际要付大概1200元。房东告诉黄蕾,因为当时正好是春节前租房淡季,才以这个价钱短租给她,否则是不可能租的。
“这个房子原来应该是个三居室,用木板隔成了20间,每个房间门上都写着号码。”黄蕾说,“房间有的是从卧室和客厅隔出来,还有从厨房隔出来的,房间上面就是粗粗的管子。”
她住的那个房间长不足4米,宽1米多,刚够容纳一张单人床,床尾可以放一张小桌子。门口的空间只能站一个人,两个人同时在屋里时其中一个人必须得坐在床上。如此狭小的空间,身处其中很容易感觉到压抑。太逼仄了,待在里面心里都觉得憋闷。
除此之外,房间的隔音效果很差。黄蕾说,好几次半夜她都被隔壁说梦话的声音惊醒。洗手间和厨房的卫生条件也不敢恭维,两个月间,黄蕾从来没用过厨房,洗手间也尽量到单位去用。
据黄蕾讲,住这种隔断房的很多都是在周围上班的服务员、快递员,还有准备考研的外地学生,他们一般都是早出晚归,租这种房子只是为了有个休息的地方。
黄蕾租住的群租房只是北京成千上万套群租房中的一套,还有远比她居住条件更差的群租房。据媒体报道,在CBD某高端小区内,“80平米两居室住25个人,客厅、卧室里满满当当摆了13张上下铺床。”
据记者了解,虽然北京、上海叫停“群租”已经多年,但是在租金大幅上涨的推动下,这几年群租现象反而迅速增长起来。
张阿姨居住在望京某小区,平时偶尔也帮着介绍房源,赚点零花钱。张阿姨告诉记者:“5年前,小区里也就几套群租的,而且隔断也不算厉害,现在几十套都有,有些隔断打得只能放一张单人床,夏天跟蒸笼一样。”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记者,低收入者面对供应少、价格上涨的中低端房源,只能选择合租,甚至群租。
据张阿姨介绍,租住群租房的租客,也不乏在大公司入职的年轻人,“他们会选择条件相对好点的群租房,一套三居室隔成七八间那样的,租金也都得上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