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出QE预期升温资金加速撤离 亚太市场危机隐现【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美退出QE预期升温资金加速撤离 亚太市场危机隐现【2】

张枕河

2013年08月21日10: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美退出QE预期升温资金加速撤离 亚太市场危机隐现

  资金回流美元资产大势所趋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中某些大类资产的波动关系令很多投资者费解,一切逻辑的根源在于对美联储退出量宽预期的升温,导致美债收益率的飙升,美股、美元指数以及新兴市场股市联袂演绎下挫的戏剧性一幕。资金究竟流入了何方?若美债收益率的上升势头难以扭转,全球资金流向以及资本市场又将展现出哪些新特征?

  由于本周四美联储将公布上次货币政策例会会议纪要,而且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也将于周末召开,同时考虑到9月份议息会议逐渐临近,投资者对于美联储即将缩减购债规模的预期愈发强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2.88%的近两年新高。从美债收益率的走势上看,其在5月初触及年内低点1.66%之后便一路震荡上行,并于5月上旬及6月下旬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波拉升,前两波拉升均伴随着美股及美元的走强。然而,自8月中旬以来,虽然美债收益率再度飙升,但美股及美元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首先,从美股的角度上看,标普500指数自8月5日以来累计跌幅已达到3.72%,显示出市场开始担忧美股内生增长动力的强势,能否对冲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负面冲击。毕竟本轮美股牛市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并非估值水平的提升。而在基本面因素中,成本的下降相对于销售额的提升更为明显,其中借贷成本的减少又是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市场担心一旦国债收益率飙升,美股牛市的根基或将出现松动。

  其次,从美元的角度来看,在美国经济数据向好、量宽退出预期升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不涨反跌,其自7月10日以来累计跌幅超过4%。究其原因,不妨将视角转移至欧洲,因为在美元指数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占据较高权重。8月份以来,欧元区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均显示欧洲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经济企稳复苏的信号较为明确。反观同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与预期相比可谓好坏参半,在此背景下,资金大规模流入欧元资产,欧元兑美元7月10日以来累计升值幅度高达4.78%,欧洲主要股指亦显著跑赢同期美股。与此同时,美元的回落再配合好于预期的中国内地7月份经济数据,大宗商品市场成为8月份以来,除欧元资产之外全球资金流入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就中长期而言,在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宽操作甚至升息的背景之下,美债收益率仍将有不小的向上空间,全球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之间又将如何重新配置?从目前情况看,较为确定的是新兴市场资产将承受沽压,当然其内部的分化难免,但整体上看,金融危机后由美联储量宽操作带来的流动性外溢,进而引发的新兴市场经济和资产价格扬升的光环难以再现,伴随着美债收益率的持续扬升,美元将退出套息交易携带货币的地位,美元的平仓势必将引发新兴市场大规模的资金流出。

  当前的情形与1993-1994年较为相似,当时伴随着网络高科技热潮的涌现,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1月美债收益率飙升280个基点,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也从1994年2月开始累计上调300个基点,全球资金自1995年开始集中流入美元资产,并最终引发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对于外汇管制更加严格,再度出现危机的可能性较低,但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资金整体流出新兴市场的趋势较为明确。

  既然全球资金中长期流出新兴市场为大概率事件,那么哪些资产类别又将成为其青睐对象?欧元、美元还是大宗商品?首先,应该排除大宗商品的可能性,在美元趋势性转强以及中国经济短期难以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商品市场长期压力难以释放。至于欧元资产,尽管欧洲经济已逐渐摆脱衰退,但考虑到今年9月份开始的债务到期压力、欧洲私人部门去杠杆压力以及德国大选引发的政治风险,欧元资产对于资金的长期吸引力有限。

  最后只剩下美元资产,而从基本面的角度看,无论是利差收益,还是科技创新引发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元资产对于全球资金来说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在私人部门基本完成去杠杆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的上扬对于企业业绩影响并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大,因此,有理由相信美股牛市在经历了短暂的间歇后即将进入下半场。(记者 董凤斌)

  外围市场下跌对A股影响有限

  出于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可能导致热钱从新兴市场流出的担忧,8月20日亚太股市普遍出现明显下跌。不过,考虑到我国央行20日开展360亿元7天逆回购,以及国务院近期发布多项政策,释放出一定的维稳信号,再加上A股中题材成长股持续活跃,结构性特征依旧明显,分析人士预计目前不会有明显的热钱流出现象,外围市场下跌对我国A股走势难以产生重大打击。

  资金面趋紧

  亚太主要市场20日呈现普跌状态,日经225指数下跌2.63%,泰国综指下跌2.61%,吉隆坡综指下跌1.85%,韩国综指下跌1.55%,新加坡海峡指数下跌1.37%,上证综指下跌0.62%,澳大利亚标普200下跌0.03%。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美国QE即将退出、新兴市场增长乏力,可能使资金撤离新兴市场的担忧所致。

  我国银行间10年期固息国债收益率19日在时隔23个月之后再次“破4”。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自2003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经历的三次大熊市,均是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上突破4%为主要标志,本轮债券熊市已经基本确立。在银行间资金紧张升级的情况下,资金供给压力加大,资金面呈现趋紧状态,这引发了市场对新兴市场经济疲软难以好转的担忧。

  有消息称,美联储目前每月的购债规模将从9月开始缩减。受该消息影响,周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86%,这是2011年7月以来的新高。同时,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自去年11月以来,资金每月均在流入美股ETF,新兴市场股市ETF则在过去6个月中,有5个月出现流出。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消息印证了美国QE即将退出的市场猜测,并引发了市场对资金将逐步撤离新兴市场的强烈担忧,投资心理产生巨大变化,导致亚太股市普跌。

  国内股市不会受明显冲击

  鉴于周二央行逆回购量升价平,传递出政策维稳信号,我国A股市场中新兴成长股十分活跃。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状况并不会引发大规模的热钱外流,更不会对A股产生重大打击。

  央行20日继续释放流动性操作,开展3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总额较上周二放大25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3.90%。实际上,近几周央行连续采取逆回购操作平抑资金面紧张状况。分析人士认为,本周二逆回购量升价平,特别是中标利率低于二级市场,继续传递出央行稳定货币市场流动性的信号,“钱荒”现象预计难以再现。

  同时,近期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信息消费、加快铁路建设,使得相关题材股持续活跃。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使得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板块连续几日走强;“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质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也使得交通运输板块得到提振,释放出的维稳信号支撑当前大盘的震荡中枢。

  此外,本周四即将公布8月汇丰PMI初值,如果该数据能够印证7月经济数据的改善,也将对股指构成支撑。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保驾护航、以转型为核心的结构性行情持续的背景下,市场对资金撤离A股市场的担忧不会愈演愈烈,难以对A股市场产生重大打击。(记者 张怡)

(责编:薛白、李海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