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还有哪些功课要做?
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国际流通量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意味着中国将从对外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维持一定的资本控制是其中最重要一环
谭雅玲:当前人民币改革与发展的着眼点是健全汇率制度,使得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有所作为,并非简单用人民币国际结算手段替代。目前我国是人民币结算量激增、贸易出口下滑,两者之间不匹配严重。因此,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只有经济具备实力和势力,金融才有地位和资质,货币自由兑换才会被接受,不能将汇率改革开放的顺序颠倒。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应操之过急。资本项目开放的前提是市场完善、自己做主、控制有余、交易理性、技术充分、产品合理、结构均等,我国尚缺基础。
吕克·范拉霍温: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国际流通量问题。人民币应该是国际流通的,并且在任何地区实现无限量供应,这样才能保证人民币价格不会因任何一单交易受到影响。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实现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转为基本平衡,再转化为逆差。这也是将“积压的”人民币从中国的银行金库拿出来并投向海外的长久之计。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意味着中国将从对外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会带来中国进出口政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注重国内需求。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一个“宏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由政府来全面统筹,另一方面也会让市场力量来驱动。一方面中国在力推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整个世界似乎都在期待资本从中国流出来,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以及更容易获取人民币。中国作为货币供应方,西方国家作为货币需求方的格局已经形成,只要这种共赢与需求足够强大,最终就能推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在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央行货币互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人民币在境外实现计价、结算和储备的职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接受程度。推动货币互换有助于扩大人民币流通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同美国在二战后推出的“马歇尔计划”在金融领域所造成的影响一样,通过货币互换,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有可能成为参考货币。
迈克尔·摩尔: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开放资本账户;二是早日实现人民币同世界其他重要储备货币的自由兑换。但是完全开放资本账户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渐进完成,开放过快会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对相对脆弱的银行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中国必须先要建立起能够抵御风险的稳固的银行系统,才能逐渐开放资本账户。
叶秀亮:2009年以来,中国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属于经常账户的改革和自由兑换,并不影响中国的资本控制,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设计。未来,中国应在这方面做更多推动,待留存于海外的人民币达至一定规模,将会衍生出类似于欧洲美元的欧洲人民币市场,即在海外的人民币借贷市场,这之后就是类似欧洲债券的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切忌过早走到人民币资本账户自由兑换这一步,毁掉中国预防金融危机的最后屏障。经过深思熟虑和足够论证的稳步推进,比未经足够论证和试验的大幅改动来得稳妥。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在于要控制以后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而在中国维持一定的资本控制,将是其中最重要一环。
1997年—1998年之所以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菲律宾在上世纪90年代完全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以致大量资金涌入,造成其房价、股价及其他资产价格急升至严重偏高水平,同时银行过度借贷。国际投机者在1996年—1998年在远期汇市,以二三十倍的杠杆比率沽空这些国家的货币,造成其汇率暴跌,并引发后续的恶性循环——汇价受冲击造成利率急升,利率急升造成房价、股价暴跌,经济衰退,银行呆坏账急升以及资金外流,而资金大量外流又进一步加重汇价下挫的压力和其后更大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对资本自由流动的盲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国际货币经济学中著名的“三元悖论”指出,任何一个经济体必须在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中三选其二。中国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其国内需求,也需以缓慢升值的汇率政策来减少投机流入、保持较高经济增长和确保一定的外贸盈余,以实现强国之路。
(本报记者吴成良、白阳、崔寅、孙天仁、王慧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08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