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神农架离我们更近了。昨日12时40分,经历50分钟飞行的东航MU5379航班,稳稳地降落在神农架红坪机场,开启了神农架旅游航空时代。
上午11时50分,载有120名乘客的首航航班,从武汉天河机场跑道上呼啸而过,腾空而起。这批乘客中,有来自上海、武汉的游客,也有由神农架林区政府邀请的市民旅游体验师。
短短30分钟后,飞机就进入了神农架的“领空”。从高空俯看,蓝天白云之下,连绵不绝的群山,被翠绿葱茏的树木覆盖得密不透风,山头似乎“触手可及”。“完全就是在一片起伏的原始森林上空翱翔。”乘客兴奋地说。
12时40分,飞机降落,一位睡着的旅客猛然醒来,发现居然已经到了,向身边朋友抱怨没有喊他,错过了空中看美景。“上次来神农架,坐汽车花了8个多小时,现在一个小时都不用,真快!”
神农架红坪机场建于海拔2580米的高山之顶,是华中最高机场,也是湖北省投入运营的第5个民用机场。机场设计飞机年起降2900多架次,年输送旅客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30吨。据东航武汉公司介绍,首航执飞的飞机是采用被誉为“高原雄鹰”的空客A319高原机型,座位数122个。
旅游业人士认为,神农架机场投运将进一步拉近神农架与外界的距离,为神农架建设“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搭建空中走廊。也将提升湖北“一江两山”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力。
特写
客从天上来 一路是美景
本报招募的10名旅游体验师体验首航
远古时代,神农曾为遍尝百草来到神农架,成就《神农本草经》,才“架木为坛,跨鹤飞天”而去。后人缅怀始祖恩德,便将这片高山称做了神农架。
如今,“客从天上来”成为现实,“飞天”远去的神农氏若知,当作何感慨?
昨日,当MU5379航班降落在神农架红坪机场,机舱内首批“天上来客”激动地集体起立鼓掌。本报招募的10名旅游体验师也在其中,他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定格这历史性一刻。
首航团乘客、来自江汉大学的大四学生王可艺一下飞机,马上感受到了神农架的“寒意”。在加上外套后,她给武汉的父母打电话报平安,第一句就是,“武汉30℃,这里只有13℃,不过风景真值得一看。”
王可艺接连拍摄了几张图片,分享在微信朋友圈。“感觉机场建在云端,天空中的云彩就在四周,有一种伸手可以抓住五彩云的美妙体验。”王可艺告诉记者。
在本报专门制作的纪念横幅下,几十名乘客面对摄影师的镜头,留下灿烂笑容。合影完毕,不少乘客还意犹未尽,纷纷与首航客机合影。机场的机务工作人员也参与其中。而机场栅栏外,当地几十名群众也在围观着这座新通航的机场。
出站后,记者陪同10名体验师,登上了从机场开出的旅游大巴。面对盘山公路两边的翠绿美景,不少乘客赞叹说,神农架机场果真堪称“中国最美生态机场”。“机场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乘客胡先生这样赞叹说,连“机场高速”两边都是风景。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