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口味变化背后有“文章”
过节时吃点节令食品,这才有过端午节的气氛。端午“三宝”口味在变,除了市民的健康理念在“更新”外,商家也在背后发力。
据经销商介绍,外地品牌的节令食品大量进入武汉,也会影响市民的消费选择。以粽子为例,江浙粽企的嘉兴风味粽子包装精良,销售渠道成熟,对于卖场来说利润更高,也更愿意引进并主推。相比之下,附加值更低的清水粽子自然被冷落。
绿豆糕的口味改变,是由蛋糕店、西饼屋带动起来的。传统老字号的优势在于通过复杂的工艺来保证传统味道,但保质期短。蛋糕店、西饼屋的工艺简化,放弃了传统味道,但保质期长更符合现在的连锁销售模式,改良的新产品不仅培养年轻消费群体,也让绿豆糕从节令食品跻身休闲糕点。“很多人觉得只有重现当年的味道才有过节的感觉。但我觉得口味是在变化的,粽子从古至今也发展出了很多口味嘛。”家住后湖的市民邓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更注重健康饮食,节令食品能适应新变化改良口味,其实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是“双赢”。
小贴士
端午三宝 好吃莫贪食
粽子、咸鸭蛋、绿豆糕虽美味,医生提醒,“吃货们”大快朵颐时也需关注一下健康。
医生提醒,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不易消化。慢性胃肠道疾病、体弱的老年人以及消化道功能不健全的孩童,建议还是少吃为妙。蛋黄粽、肉粽、豆沙粽等或胆固醇含量较高,或重油、重糖,对于患有心脑血管、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而言都不宜多吃。
咸鸭蛋尽管常言老少皆宜,但咸鸭蛋吃多了,其实对身体还是有一定危害的。最常见的就是胆固醇过高,像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最好控制在一天一个以内。而孕妇、脾阳不足者不宜食用。
此外,绿豆糕、芝麻糕的糖分含量较高,一次最好别吃得太多,老年人更要少吃。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对绿豆糕、芝麻糕“敬而远之”,可选择其他低糖或无糖的绿豆、芝麻制品来代替。(记者曹磊 谢玲 实习生余恩 钟梅 )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