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看东北”系列报道之十

摆脱路径依赖 以观念更新促发展

——人民网专访辽宁省委书记李希

白真智 张晓赫

2015年11月24日00:0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相关报道:

记者手记: 当“回不去的乡愁”遇上新辽宁
    人民财评:抓住契机促进央企改革与东北振兴融合
    东北振兴看辽宁:“三心”凝聚 开启振兴门

 

11月7日,2015年第三季度GDP数据公布,辽宁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垫底,吉林和黑龙江的上半年增速和三季度增速也分列倒数第三和第四位。从2014年开始,东北三省经济持续放缓,被外界评论为“断崖式下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到吉林调研时也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辽宁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该怎样看待现在的发展阶段?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书面专访了辽宁省委书记李希。以下为问答实录:

记者: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不尽如人意,有媒体以“塌陷”“告急”“断崖式下跌”等来形容,称“新东北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些论断?

李希:去年以来,东北经济确实面临着严重的下行压力,压力之大超过全国其它地区。就辽宁来讲,可以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数字确实“不好看”,甚至“很难看”。所以,有些媒体包括海外媒体“唱衰东北”,提出的“断崖式下跌”、“滑出底线”、“塌陷”、“告急”等论断。我认为,这些提法既经不起推敲,也有失偏颇,有失公允。一些论断往往纠结于速度快慢,搞“唯速度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单凭某个时间节点的一些数据“不好看”就断言东北经济“全面失速告急”,仅靠某种产业遭受一些冲击就大呼东北“衰退”,这些观点有些也是不合时宜、不够客观的。

记者:如何评价东北尤其是辽宁当前的经济形势?

李希:就辽宁来讲,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第一句,增长减速但未减势。经济增长速度虽然降下来了,但是仍保持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经济发展韧性、潜力、回旋空间以及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依然坚固。上半年,我们在增速2.6%的情况下,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7%,新增就业32.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物价总水平涨幅仅1.3%,用于民生投入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上半年省直机关“三公”经费支出缩减43.3%。可以说,我们在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居民收入、民生工程、就业等都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都保持了一定数量的增长。第二句话,经济遇冷但冷中有热。受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我省钢材、成品油及7大类轻工产品出口均呈下降趋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7.3%和3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但有些产业仍然明显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等一些优势产业,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新松机器人以35%增长速度健康发展,“十一”黄金周旅游业收入增长10.3%。第三句话,稳中求进但进中有忧。在工作指导上,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和结构调整问题,促进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努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我们已储备了90多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5056亿元,项目落地将使我省跨入制造强省行列。我们忧的方面有两个,一个是财政趋紧支出压力加大。另一个是解决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问题的难度较大,制约因素还比较多,其中包括干部作风上的“不严不实”和不担当等问题。虽然这方面问题通过整改有了明显好转,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

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辽宁作为资源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较高的省份,经济减速换档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背景下,经济增速必然受到一定影响。二是经济增速回落,表面上看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实质上则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的集中显现。三是一些部门和干部对“三期叠加”阶段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应对、担当作为、主观努力不够,存在本领恐慌问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并指出了东北的问题在于两个根本,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辽宁省新一轮振兴发展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在哪?

李希:东北是第一个进入计划经济体制,又最后一个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市场经济意识不强,驾驭和运用市场能力不够,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滞后等是制约东北发展的重要因素。核心症结是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阻碍振兴发展的最大“拦路虎”,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振兴发展就可能成为泡影。所以说,辽宁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卯足一股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口在于横下一心—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记者:您曾在上海和延安都担任过主要领导,您认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辽宁包括东北地区面临的挑战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有何不同?

李希:就共同点来讲,都面临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三期叠加”的共同挑战。就不同点而言,应该说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相对突出的有五点: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才刚刚开始,而东部地区已基本结束;二是民营经济相对东部来讲还明显滞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活力相对薄弱;三是落后产能过剩、先进产能不足的矛盾突出;四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小二大三少”的问题仍然明显;五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沉重,改革的成本更高。

记者:当前“新东北现象”下又出现了哪些新困难、新问题?

李希:就问题和困难来讲,一是干部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少干部思想观念中仍存在较重的“等、靠、要”倾向,开拓精神不强。政府职能也存在错位问题,手伸得过长、管得过宽,政府管了许多本应由市场来管的事情,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二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统筹不够。尤其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还显得办法不多、招法不活、举措不大,思路窄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三是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在培育人才、保留人才、使用人才上,优惠政策衔接不够,高端人才引不进来,优秀人才还有流失,人才优惠政策亟待完善。

记者:创新力不足是制约辽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看到一方面是辽宁的科研院所很多科技人才众多,一方面是创新力不足。怎么看待和破解这个矛盾,辽宁有什么对策?

李希:现实地看这的确是个问题。辽宁作为科技大省,拥有科研机构176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27万人,有两院院士53人,可以说是智力资源密集,尤其是中科院在辽的科研院所、部属高校都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发挥着“领头羊”的重要作用,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但不可否认,辽宁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能支撑和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从体制上看,辽宁省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多集中在大院大所、军工和国企等“国家队”,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军地之间各成体系,科技创新资源相互融合、协同的通道没有完全打通。从机制上看,尚未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需求为导向、以利益为驱动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传统的计划思维、习惯做法不能适应辽宁全面振兴的需要。从结构上看,辽宁科技资源主要是国家在“一五、二五、三五”时期,围绕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以计划模式布局设置的,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在当前市场经济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缺乏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也缺乏科技创新的主动布局,科技资源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缺乏有效供给。解决当前辽宁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必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人才链,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突破口,让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核聚变”效应,走对走实走好科技创新之路。一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新体制。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模式,破解创新体系“孤岛现象”,解决创新要素“碎片化”分散问题,实现科技创新的“聚变”和“裂变”效应。二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新机制。在全省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行动,充分调动科技成果转化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出成果,促转化,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目标,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提升。三是加快建设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新布局。从产业链的角度找准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打造一批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式创新平台,实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布局。四是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支撑。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五是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新环境。充分利用全省重点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构建一批产业创新最活跃、高端创业资源最丰富、孵化服务功能最完善的众创空间,推动创新企业成长、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流动、创新业态发展。

记者:国有企业的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够强是辽宁经济的一大弊端。辽宁如何加强国企竞争力。同时,在辽宁的央企资产超过了地方国企资产,但是,在辽宁的央企和地方上的发展融合度很低。从地方上的角度看,如何破解这个问题?

李希:东北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投资拉动。但受近两年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效应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固投既包括央企投资,也包括地方投资。就辽宁来讲,在辽大型央企较多,本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依托,但实际情况是央企与地方经济融合不够,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这里面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政策层面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合力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振兴若干政策意见,尤其对涉及央企与地方国企改革的,要以此为契机,促进央企与地方经济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建立完善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机制,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以法规的形式固定,形成央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服务央企创新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是切实发挥市场作用,地方要为央企发展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央企也应以本地市场为中心,组织原材料生产、供应及零部件配套,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拉动地方经济。

记者: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在这方面,东北广大干部群众还有哪些思想观念需要转变?辽宁近期有哪些成功的探索?

李希:当下,东北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是不争的事实。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以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矿产、石油资源,在共和国诞生成长中,承载了无限荣光与梦想,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共和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开发开放前沿放到了东南沿海,东北地区未被纳入新的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发展优势逐渐萎缩。进入21世纪,东北地区问题日益显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对外开放度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和影响。如何尽快摆脱保守观念的思想桎梏,打破重化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改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的单一产品结构,适时给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施撒“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经济结构”、“释放市场活力”的催生剂,已成重中之重、当务之急。解决这些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凝聚共识是重要前提。要强化大局意识,善于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东北振兴发展。要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用新思想、新观念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要强化有为意识,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不解决问题不撒手。要强化开放意识,坚持合作共赢,互利共进,绝不作茧自缚。要强化务实意识,坚持从严从实,不弄虚作假,既重当前也重长远,实打实地抓落实。要强化法治意识,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营造依法办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平司法的氛围。

近期,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学讲话、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鼓士气、促振兴”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既丰厚了活动载体,又更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活动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的过程。目的是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将思想认识从陈旧观念和固有利益格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思维定势和惯性路径依赖,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把握客观规律,凝聚创新能量,破解发展难题,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推动实现新常态下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包容发展。现在看,活动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责编:赵春晓、杨曦)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