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恐怕是當下最熱門的金融術語。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銀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險甚至期貨公司都在大力宣傳要為客戶做資產管家、財富管家。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的幾十年間,居民收入增加,很多家庭積累了一定的閑置資金。而我國一直實行管制利率,不能體現真實的資金市場價格,存款利率長期低於實際通貨膨脹率,居民存在旺盛的理財需求。應當說是投資者對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旺盛需求造就了目前資產管理的熱潮。
無利不早起。金融機構熱衷資產管理,自然與旺盛的市場需求有關。而通過資產管理業務,金融機構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也是不爭的事實。
換個角度來看,金融機構是否能做到毫無私心地為客戶著想,站在客戶的角度做資產管理?答案恐怕不那麼樂觀。
先說這兩年資產管理業務“一戶獨大”的銀行。股市低迷、房產調控持續,讓銀行理財產品一下子備受追捧。有這樣一組數據,2009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不到6000款,2010年突破了1萬款,發行規模達到7萬億元。而在2011年,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2.38萬款,發行規模達到16.49萬億元。到2012年11月20日,商業銀行就已經發行了逾2.8萬款人民幣理財產品。
仔細分析一下,2011年高達16.49萬億元的理財產品,銀行是如何管理的?都投資了哪些領域?給投資者的回報幾何?銀行又從中收益多少?恐怕很難有人說清楚。
還有,近年來隨著銀行理財產品而大行其道的“資金池”業務更是廣受詬病。“銀行的資金池對外界而言就像一個黑匣子。”某基金公司的產品總監如是評價。
此外,銀行精心設計的理財產品能夠讓理財資金在月末、季末的幾天作為“活期存款”趴在賬上。表面上年化收益有4%-5%,可產品募集期、產品到期后幾天都隻能算做活期存款,這樣“掐頭去尾”一算,收益率其實和一年定期所差無幾,而銀行如此設計卻巧妙地滿足了監管要求。銀行如此理財究竟是為誰著想?
再說信托。本輪房地產調控以來,信托公司借開發商資金飢渴之際發行了大量房地產信托,年收益率大概在10%以上。這個收益率恐怕是目前所有信托產品中最高的。但手頭隻有十幾萬閑錢的小白領基本別想投資信托,因為大多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門檻是100萬元。
有個獨特的現象也格外值得關注。非銀行金融機構邁出的“資產管理”第一步往往是和銀行合作。原因很簡單,銀行不僅手握天量的儲蓄,近兩年規模就達十多萬億元的理財資金更是機構們資產管理的對象。信托公司因為“傍”上了銀行這個大佬,其信托資產規模迅速突破6.3萬億元,超越保險成為資產管理市場上的“二把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專家指出,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扭曲就在於信托、券商、基金等都在圍著銀行轉,爭當銀行的“通道”,幫助銀行建立起一個“二元結構”,很可能使銀行得以隱瞞風險、逃避監管,而與真正的資產管理無關。
拋開這些質疑不論,從更高一個層面講,當資產管理遍地開花的時候,銀行稱理財是遵循《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等文件,信托公司則依據《信托法》,基金公司表示按《基金法》來辦事……同樣的理財行為依據的法律法規各不相同。怎樣界定資產管理,怎樣用統一的規范約束資產管理值得業界深思。隻有將基本的法律關系理順,才能讓資產管理對投資者而言更加公平,才能讓資產管理業務真正興旺發達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 高改芳
(來源:中國証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