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房客進軍紐約:“已佔中介客戶的三分之一”--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中國買房客進軍紐約:“已佔中介客戶的三分之一”

2013年02月26日08:52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紐約樓市繼續回暖,與價格同時上漲的是中國買家的購熱情。

凱文·布朗(Kevin Brown)是紐約蘇富比地產(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的產經紀人,最近一個香港客人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他。布朗帶著她把曼哈頓臨近中央公園的豪華公寓看了個遍,這位女士對他說,500萬美元的價格不是問題,之所以急著買房,是因為女兒要上哥倫比亞大學或紐約大學。

“陪她看了六個小時之后,我終於開口問:你女兒多大?她說:兩歲。”布朗回憶說,當時他心裡想的是,自己連晚上回家要給兩個女兒做什麼晚飯都不知道,更別提十幾年后的事了。

幾個星期后,他幫那位客人在曼哈頓西57街上知名的One57裡,簽下了一間價值650萬美元的公寓。

43%受訪者:海外置業主要目的是移民

根據美國房地產數據分析公司CoreLogic的數據,紐約住房價格指數去年12月同比(比上年同期)上漲了7%。搜房首席運營長劉堅接受採訪時說,中國人往往買漲不買跌,所以價格上升反而會刺激更多的需求。

據搜房網的《2012年中國購房者海外購房趨勢報告》,美國仍是最受中國購房者青睞的國家,之后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1200萬參與調查的潛在購房者中,43%稱移民是海外置業的主要目的﹔其次是教育,佔25%﹔投資佔比為23%。洛杉磯、紐約、舊金山、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在美國首選城市中排名前五。另外,50萬美元及以上預算的購房者佔比超過60%。

布朗的客戶構成已經隨之改變:“三年前,我的客戶中,約12%是中國人,去年這個數字增長到20%,現在約三分之一都來自中國。”

“絕大多數中國買家一次性付清房款”

來自四川成都的高亦丘,今年21歲,雖然還只是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佩斯大學大三學生,但她已在99 John住了兩年多。這棟樓出自打造帝國大廈的兩名設計師之手,在過去的80年中,一直是曼哈頓的地標住宅之一。它距離華爾街三個街區,距紐約世貿大樓四個街區。

2010年9月入學后,高亦丘租下99 John的一間小套房。一個月后,她的父母就決定在99 John買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當時全部加起來的價格差不多是80萬美元。他們選擇在美國向匯豐銀行貸款,使用浮動利率,初始利率為3.875%。雖然有能力一次性付款,高家還是選擇了按揭,首付20萬美元。“我媽想把更多現金投資到別的地方去。”高亦丘說。

目前,她的公寓升值到了90萬美元左右。她說,如果自己明年畢業之后回國,她就將公寓出租,現在同類房子月租金在3200到3600美元。扣除每月450美元的管理費和660美元的房產稅后,月收入大概是2300美元,而每月按揭費用大約3000美元。

高亦丘當年的房產經紀人叫萊恩·瑟漢(Ryan Serhant),他是紐約最知名的房產經紀人之一,也是風靡美國的真人秀《百萬美元樓盤》的明星嘉賓。他每年往返中美兩次,今年他打算提高頻率,去主動接觸更多的中國買家和地產開發商。

瑟漢說,雖然美國的按揭付款方式已完全對中國買家開放,但對個人信用等資質的審核門檻非常高,因此現金仍是跨境購房的主要付款形式。“絕大多數中國買家還是選擇一次性付清房款。”

“隨著美國房價上升,那些非一次性付清全款的中國買家基本都選50%的按揭,但這些人其實也是非常富有、有充足銀行存款証明的客戶。”瑟漢說。

地縣級城市買家增多

今年1月至今,紐約住宅地產的存量繼續減少,價格略有上升。據曼哈頓貝爾瑪克地產(Bellmarc Realty)銷售助理約瑟夫·柯達提供的數據,去年8月曼哈頓的公寓存量是6995套,今年1月降到了5875套,大部分交易集中在過去的一個季度裡。

瑟漢說,他自己的地產經紀公司今年1月完成了價值7000萬美元的交易,其中30%的客戶是中國人。“在接下來的12至18個月裡,紐約平均每平方英尺的價格會漲到2000美元(折合每平方米約為21600美元),但比起香港、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這並不算貴。”

美國國家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購房者在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全年購買力為90億美元,購買量僅次於加拿大。

劉堅認為,中國人的需求尚未全部釋放。很多中國人都很有錢,但他們不懂這個市場,徘徊在門口不知道怎麼踏進去。2008、2009年時,美國的房價相對中國來說還比較高,之后美國房價從高點往下掉,加上匯率不斷變化,現在是人民幣對美國房地產購買力最強的時候。雖然海外置業人數排在前幾位的,仍是上海、北京、深圳這樣的傳統沿海大城市,但山東、浙江、山西等地的地縣級城市中,也涌現出了大量潛在購房者。

有越來越多非東南沿海的中國客戶前往紐約看房,他們不會說英語。 “十年前是典型的‘東方適應西方’,而現在我們都要順應‘西方適應東方’的潮流。”布朗說。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人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他不僅提高了往返中美的頻率,還特地去上了中文課。

“如果非要說中國買家的最大特點是什麼,我會說他們從來不會吃虧。他們做了幾千年的生意,遠比我們精通這些。”布朗說。

(責任編輯:王曦晨、楊波)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