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6日表示,要繼續加快推動長期資金入市。並明確了推進長期資金入市的三大措施,分別涉及保險資金、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筆者認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需要吸引長期資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保值增值也需要資本市場,長期資金入市將有望在A股市場形成鯰魚效應。
首先,長期資金入市有助於改善目前A股市場資金供需失衡的現狀。
自去年12月初反彈以來,大盤一路高歌猛進,最高漲幅逾25%。行情一路向好也讓上市公司按捺不住圈錢的沖動,紛紛加入增發再融資的行列。據iF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有4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增發再融資預案,上述46家上市公司累計增發117.9億股,平均增發價格為9.1元。這也意味著,當前A股市場還將面臨1073億元資金的抽血壓力。這將導致本已疲弱的A股市場資金供求失衡,隻有加大措施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為股市“開渠引水”才能有效解決資本市場資金匱乏的困境,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進而激發市場活力,提升市場信心。
其次,長期資金入市有利於改善股市投資環境。長期資金進入股市能改善投資者結構,傳導價值投資理念。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機構投資者比例相對偏低,市場波動性大,投資行為短期化現象還比較突出。反觀成熟資本市場,長期資金是穩定股市的抓手。同時,長期資金入市也能倒逼A股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結構,促進A股市場的發展。如果對長期資金的監管得當,可以使A股市場發展得更加理性與成熟。
第三,長期資金入市須有一定的程序和過程。中國股市固有的很多頑疾不解決,長期資金入市很難讓人放心。比如,要控制養老基金、公積金進入國內資本市場的速度,以保証基金的安全性。因此,不能把養老金、公積金都放進來,要有一定的比例。鑒於目前中國股市現狀,最好是通過合理的比例分配,先讓一小部分進入股市,引導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實現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