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成交前十名表
齊白石刻 芙蓉石 “石墨居”芙蓉扁章
徐三庚刻 芙蓉石 薄意隨形章“良樓風雨感斯文”
吳昌碩刻 壽山石 “從心所欲”方章
吳熙載刻 壽山石 雙面自用印
吳熙載刻 壽山石 雙面自用印
吳熙載刻 壽山石 雙面自用印
吳熙載刻 壽山石 雙面自用印
一幅書畫作品必須有印章才圓滿,因為它是整體藝術。隨著金石篆刻市場逐漸從小眾躋身主流行列,各機構紛紛推出相關的拍品和專場。有藏家表示,它是實用與藝術的結合體,既有人藏石,也有人藏印,可謂各有所愛。當相對稀缺的石材被賦予了更多文人情懷后,原本隻限於方寸之間的金石篆刻也迎來了更大的“錢景”。
市場行情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証物和權力的象征。秦皇漢武的璽印自不必說,明清兩代直至民國時期,金石篆刻家輩出、各領風騷,其佳作也成為如今市場上的搶手貨。
名家印章凸顯文化底蘊
2012年“錢鬆刻壽山石薄意山水方章(兩件)”估價為50萬至60萬元,成交價達到356.5萬元,創下近年來金石篆刻拍賣的最高價,而齊白石印章近年來高價頻出,“齊白石刻印章(兩對)”曾經在中國嘉德2011年秋拍中以310.5萬元成交。今年北京匡時再次開辟“金石篆刻專場”,涵括明清以來金石名家印石計130余件。
北京匡時副總經理謝曉東表示,隨著近幾年整個書畫市場發展迅速、成交量放大、精品頻頻現身,收藏者的品位也日漸提高,有文人氣的藏品備受關注。而在書畫中,篆刻藝術自古以來就是傳統文人修養的重要一環:“藝術品市場文人趣味的回歸,既包括帶有濃厚文人審美的書法作品,也包括篆刻。”
藏章藏石各有所愛
有行家提出,盡管印章行情隨著藝術品市場的大潮整體上揚,但精品價值還是被低估了,理由是不少名家的精品印章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價遠不如他們的字畫。印章的收藏一直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伸展。一是藏印,即鑒賞印章篆刻的金石美、邊款詩文的滄桑美、閑情趣語的印文美。另一種玩法是藏石,即鑒賞印章石料的靈透和印紐的雕琢天成,尤以田黃石、雞血石為貴。
如今,上等田黃已然成為硬通貨,如果能把田黃和印章篆刻結合起來更是難得,例如田黃素章。不過,明清的文人篆刻家並不是特別中意用田黃來刻章。一是因為田黃非常名貴,拿來做印章有些浪費,二是因為用田黃做印章可能反而不利於流傳,有的人會磨了印文再改頭換面出手,因此反倒鐘情於青田石、壽山石等相對普通的石頭。
謝曉東認為,文人印章的價值在於篆刻的藝術,還有具體這方章的知名度以及在作者個人篆刻作品中的代表性,而不是玩材質。另外,也要看印章的出版著錄。“有的人像炒作般關注原石原礦,價格漲時是賺不了不少錢,但那是另一種玩法,依托印材的篆刻藝術價值並未充分體現,拍賣的也是藝術品而不是原材料。”
專家說法
收藏價值體現於篆刻美
西泠印社社員、西安碑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梁章凱在受訪時回憶道:“18年前,榮寶舉行了首場印章拍賣專場,當時就有很多人追捧,但由於其學術門檻高所以並未出現連鎖反應,印章也長期被當作文房用品的一種在市場上出現。2005年后,有的機構主攻章,有的主攻石材,市場又紅火起來,而且廣州上世紀也曾興起過篆刻熱。”他覺得人們喜歡石材也很正常,不能苛責:“印材的確漂亮,人們看一眼就中意,可以這麼說,100個人裡有95個喜歡石頭,可能隻有5個人喜歡印面或印鈕。但實際情況是,眾多名家當年往往是從一般的石頭開始創作的,也會因為潤格(即報酬)的多少而選擇用什麼石頭。吳昌碩雕刻的名貴石材自然身價倍增,但青田石賣到上百萬元,價值就來源於文化內涵了。其實市面上‘頂級的田黃+好工+好印面的組合堪稱完美但奇貨可居,一般人可先關注篆刻藝術,再過渡到對石頭的追求。一枚文人印原本50萬元,如果用的是好石材再加價50萬元,應該是這麼個思路。”此外,他認為名人章中,閑章比名字章更好。“譬如‘學而不厭’會比‘××人印’更值錢。”
謝曉東則建議,篆刻還是要從刀法、字的形態結構去欣賞章法和排篇布局。“先拿秦漢古印來說,那時已有大量印章,但是金屬材質的居多,官印、私印都有,基本體現出平整、錯落、形態萬千的風格,也都是由專門的人去刻的。到了明清之后,文人開始參與篆刻,使其不再只是傳統工藝,而成為一種藝術門類。這樣一來,像齊白石這樣的大家,就能把書法風格融進印章中。作為獨立存在的印章得同時跟個人書法、當朝的風格融合在一起,仔細品味的話能看出創新與傳統的對話和沖擊。”
因此,收藏印章,首先要從篆刻本身的流派出發,研讀歷史,了解不同階段的風格特點﹔第二要了解藝術家本人的宗派和個性﹔第三是認准名家,所有藝術品都有著共同的規律,就是追逐名家,譬如書畫追求名人上款,而印章是為誰而刻,價值則大不相同,篆刻的刀法也等同於繪畫的功力﹔第四是內容,文字的韻味和行文結構的趣味都很難得。“欣賞一件篆刻作品,如果刻得好,又是為名家所刻,又已廣為傳播,價格肯定高。如果只是內容好、材質佳,價值還是有限。可以說文人情趣、個性等都是增值因素,都從各個角度展現了藝術家的篆刻造詣。”
還有專家認為,隨著印章收藏熱度漸高,和印章有關的藏品也逐漸受到關注。與篆刻相關的,比如印譜、金石拓片等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經文拓片在上世紀30年代的價格可以達到300至1000塊大洋,相當於現在買一個明代的手卷,現在又開始回歸,很多人還是喜歡好的碑帖和金石拓片。“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稍微偏遠的地方也在關注這類藏品。”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