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深藍”品種領銜的大幅上漲,與此前鋼鐵等超跌股的脈沖式反彈存在較大區別,主要表現為其是近段時間市場預期持續轉暖的結果。
首先,政策預期轉暖。今年春節之后,關於經濟轉型的預期開始提升,而3-4月“經濟旺季不旺,政策冷眼旁觀”的格局則使得轉型預期得以確認。於是,轉型背景下對經濟增速的悲觀情緒明顯抬頭,並直接導致整體市場,特別是藍籌股群體明顯下跌。但市場近期對於經濟轉型的悲觀情緒有所修正,主要原因在於投資者認為,在6月出口數據慘淡等壓力下,經濟政策有望階段性轉暖。在預期轉暖后,對經濟增速彈性更大的藍籌股長期被壓抑的反彈動能終於迸發出來。
其次,資金緊張逐漸緩解。流動性緊張是6月以來壓低A股市場的最重要力量,並且導致了投資者對銀行股資產質量的極大擔憂。但隨著季節性因素逐漸弱化,以及央行此前適時對市場情緒進行安撫,近期銀行間資金利率明顯回落。比如,隔夜SHIBOR已經由6月下旬的13.44%回落至目前的3.35%,而中期利率指標3個月SHIBOR也已經從5.80%的最高點下降至4.69%。資金面緊張的緩解,明顯將整體市場從“戴維斯雙殺”的恐慌情緒中拯救出來,也使得銀行等低估值品種的投資吸引力逐漸增強。
最后,強力資金持續護盤提振市場信心。從最近兩周的盤面看,在市場情緒一片悲觀中,強力資金對“深藍”品種的持續護盤顯得引人矚目。近期,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等當前權重最大的“深藍”品種,在盤中持續被上億股的買單“關照”。盡管不少投資者將超級資金的護盤行為視為弱市中的無奈選擇,但這些資金的“大手筆”其實也透露出了權重股拒絕繼續深度調整的積極信號,客觀上封殺了向下的看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