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門檻降低 將從三方面推動經濟轉型--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創業板門檻降低 將從三方面推動經濟轉型

李 佳

2013年07月18日08:10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簡稱金融“國十條”),是決策當局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制定的“一攬子金融方案”。在這一攬子方案中,明確提出了要“適當放寬創業板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的財務准入標准”,為未來創業板市場發展提供了指導思路。

  近兩年,監管機構為創業板上市標准進行了系統研究,重點在於完善創業板功能定位,擴大創業板市場服務范圍。但在我國目前宏觀經濟結構性矛盾、資金分布不合理及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金融“國十條”的推出,著力點是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力度,因此放寬創業板准入標准,其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創業板市場服務功能及范圍,更是著眼於整個經濟轉型的大局。

  其一,降低創業板准入標准,有利於提高“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真正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目前,金融體系“資金空轉”和實體經濟“資金匱乏”是我國經濟發展較為嚴重的結構矛盾,這也反映出金融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低下。因此,放寬創業板准入標准,將為戰略性新興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使更多新興企業通過創業板市場解決融資難題,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與此同時,隨著中小企業和戰略性新興企業進入創業板市場融資,將為更多“存量貨幣”創造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從而解決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的尷尬局面。有利於配合“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的貨幣政策思路,從而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

  其二,降低創業板准入標准,有利於改變目前我國投資的結構性矛盾,並提高投資效率。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我國及時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成功避免了經濟增速下滑。但是,這種經濟政策導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被過度使用,致使大量社會融資涌入地產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並推高實際融資成本,對制造業和中小企業等領域形成擠壓。這意味著過剩的“存量”資金不僅在金融體系內“空轉”,還徘徊在地產、融資平台以及過剩產能等低效率領域,導致投資結構矛盾加劇。

  放寬創業板准入標准,通過為中小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融資機會,可以引導“存量貨幣”從低效率產業流向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改變目前我國投資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並提高投資效率。

  其三,降低創業板准入標准,有利於通過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改變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重投資、輕消費”的現狀。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從國際橫向對比來看,雖然居民儲蓄率處於高位,但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限。因此,降低創業板准入標准,大量具備投資價值的新興產業將進入創業板市場融資,為高企的居民儲蓄或社會“存量貨幣”提供了具備價值增長潛力的多元化投資機會,以通過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提高居民消費,由此改變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重投資、輕消費”的現狀。

  此外,放寬創業板市場准入標准,應對相應的退市制度進行完善,同時要簡化創業板市場退市的操作流程,加強上市企業信息披露,以防范不合格企業進入市場導致的風險,真正使創業板市場在“陽光”下健康運行,由此提高創業板市場服務於經濟轉型的效率。(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員)

(責編:楊曦、楊波)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