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7.5%,而今年就業市場更是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季"。明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將超700萬人,就業壓力或將更大。有專家認為,在經濟增長底線中,保就業至關重要。就業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民生問題,急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來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但隻要經濟增速不低於7%,經濟增長速度平緩下滑對就業不會是災難性影響。
經濟增速下行增加就業壓力 專家:“7%”成底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7.5%,上半年經濟增長7.6%。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16日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經濟增長的"下限"就是穩增長和保就業。
7月17日下午,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蘇海南表示,由於經濟增速下降和就業人數增加,明年的就業壓力確實會更大。"不過,隻要經濟增速不低於7%,隨著調結構力度加大,經濟增長速度平緩下滑對就業的影響不會是災難性的。"
據統計,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超過699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亦表示,明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將超過700萬年就業市場的壓力或將更大。就業壓力大有多種原因,但經濟增速的持續下滑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是全局性的。
"經濟不景氣,企業投資生產和業務擴張形勢不好,通過減少招人和壓縮員工來減少支出和損失。"北京融智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所所長王曉光也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從整體上看,經濟下滑對就業的影響比較大﹔由於就業人口總量壓力大,明年的就業形勢仍然會很嚴峻。
蘇海南也認為,今明兩年與外貿企業相關的就業壓力會加大,未來就業市場的壓力主要在三個方面:人數增加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從事外貿、部分制造業的農民工的就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失業人群的再就業。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16日表示,今年上半年,就業狀況總體上是穩定的﹔據調查全國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
就業亦是民生問題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能緩解就業壓力
就業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民生問題,就業壓力的緩解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在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專家建議加快產業結構和人才結構調整來緩解就業壓力。
"隻要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把現有就業政策抓好落實,就能夠基本化解就業面臨的壓力。"蘇海南向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 應該繼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服務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淘汰落后產能,同步推動第二產業升級換代,實現經濟更有效地發展。同時,要努力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讓人力資源結構跟產業結構的調整匹配起來,更好地實現人力資源供需對接。
王曉光則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短期內就業形勢的改觀比較困難,核心還是經濟增長和經濟的活力問題,而且經濟結構調整需要一個過程。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是淘汰落后產能,發展第三產業,但是結構調整會付出代價。
"現在做實業太難,辛苦了還賺不到錢。"王曉光建議,政府在財稅上進行結構調整,切實減輕中小企業的稅負和成本,同時給與自主創業的人才更多支持和優惠。另外需要在教育和人才培養上進行結構調整,培養出有素質、專業能力高,又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近期,政府行政部門的簡政放權和中小企業融資等方面改革也正在加速推進。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表示,今年中國不會出台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會在保持財政赤字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著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作一些政策微調和結構性調整。(曾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