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著對2015年新三板市場延續重大變革的預期,新年伊始各路機構紛紛發行新三板產品,“卡位”這一投資富礦。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5月寶盈基金子公司推出寶盈中証新三板1期資管產品以來,迄今已有超過20家機構密集推出了專攻新三板的產品,PE、私募 、公募、券商等各大流派紛紛入場,已經或正待成立的產品募集規模預計達30億元左右,並且這一數字還在每日刷新中。
加速進場
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迅速擴容,投資者熱情被迅速點燃,這在2014年12月以來體現得尤為明顯,各類機構紛紛推出新三板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底2015年初以來,興業全球 、招商、財通、前海開源、長安、九泰、國泰安保、上投摩根等諸多基金公司先后通過旗下專戶或者子公司,已經設立或正在推出新三板產品。從發行規模來看,這些產品的發行規模大多在幾千萬至1個億之間。
私募基金中,鼎鋒、理成、朱雀、少數派等公司也有多期產品問世。據鼎鋒資產總經理李霖君透露,作為新三板較早的布局者,目前鼎鋒旗下新三板產品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0億元,2015年計劃推進到20億元左右。
新三板也已成為PE的一大主戰場。九鼎投資、硅谷天堂、達晨創投等諸多機構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新三板挂牌企業的股東名單中。在PE人士看來,新三板除了提供新的退出途徑之外,也將是重要的項目來源地。此外,券商除了挂牌推薦、做市之外,也推出了一些面向投資者的新三板資管產品。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各類機構所採取的投資策略有所不同。PE更注重挖掘擬挂牌企業並推動其在新三板挂牌﹔私募等機構投資更為靈活,對擬挂牌和已挂牌企業都有所關注,注重一二級市場的聯動﹔公募系專戶則更關注流動性相對較優的做市標的﹔券商的優勢則是能夠較早接觸和篩選新三板優質項目。
一些FOF機構也在嘗試布局這一領域。好買旗下FOF類管理機構新方程,率先進入新三板母基金領域。該母基金將篩選出5-8隻新三板基金,從而對行業、投資階段、策略風格等進行一定的分散。
“卡位”等待行情爆發
對於為何加速布局新三板業務,諸多機構紛紛表示,希望趕在政策紅利釋放、行情爆發之前“卡位”成功。2015年可以預見的是,新三板企業數量快速增加、新三板投資門檻降低、競價轉讓制度推出、分層機制出台、轉板制度落地,新三板的成交量有望大幅提高。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月23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計1810家。對於2015年,業內普遍預計這一數目年內會接近甚至超過3000家。
好買首席投資官樂嘉慶分析表示,新三板上板企業數量和交易量均呈現出爆發性的增長,融資規模從2013年10億元到2014年130億元,2015年預計達300億-500億元,新三板將成為今年一個巨大的“風口”。目前很明顯地感受到,機構資金紛紛涌入,優秀投資標的價值逐步顯現,定向增發、協議轉讓、做市商制度、並購、轉板等多樣化的退出途徑,使得新三板市場熱鬧非凡。
“投資者門檻降低之日,就是新三板行情爆發之時。”私募基金少數派投資有關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主流的預期是新三板合格投資者門檻降至100萬或者50萬元。根據中登公布的2013年統計年報 ,賬戶市值100萬-500萬元的自然人賬戶有51.28萬個,假設新三板合格投資者門檻為100萬元,則對應的潛在開戶數量近60萬戶,是當前開戶數量的20倍。按照每戶最低資金標准100萬元計算,整個新三板引入資金可達6000億元。隨著競價交易、分層管理等制度的不斷完善,相信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交易者門檻的降低,更是將整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之水引向新三板,屆時開戶高潮帶來的資金必然推動新三板挂牌企業的整體估值水平上升。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提醒說,新三板投資介於股權投資和權益投資之間,不同於A股二級市場傳統的盈利模式和投資理念,新三板投資需要引入PE/VC思維和投行思維。新三板有大量初創期、尚未盈利、尚無可比的公司,需要創新並綜合運用多種估值方法。新三板整體估值會上升,但市場內部的分化也將十分突出,這將考驗投資機構的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