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离场与绝处逢生:A股直面“新退市元年”--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股票频道滚动新闻

黯然离场与绝处逢生:A股直面“新退市元年”

2013年01月04日14:49        手机看新闻

  或黯然离场,或绝处逢生。刚刚经历了退市“大考”的*ST们,怀着截然不同的心情迎来了2013年。

  时隔五年后退市程序再度启动获得市场肯定。但与此同时,十余家*ST集体“复活”引发质疑。纷纷扰扰之间,年轻的A股正直面“新退市元年”。

  “新老划断”下的集体“复活”

  1月4日开始,沪深两市“风险警示板”和“退市整理板”将同时进入正式运作。进入深市退市整理板的,是在此前退市“大考”中未能“及格”的*ST炎黄和*ST创智。在退市整理板停留若干交易日之后,上述两家公司将成为时隔五年之后A股再现的首批退市公司。

  在两家公司黯然离场的同时,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深市暂停上市公司,或因为重组方案获准,或因为大股东作出承诺,而在大限来临前夕得以集体“复活”。而这,也一度引起了市场对于退市制度“放水”的质疑。

  对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按照“新老划断”的规定,深交所对16家暂停上市公司的恢复上市申请是参照2008年版的上市规则进行的。

  “有条件恢复上市”

  并非“万事大吉”

  与深市暂停上市公司的“非黑即白”不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两家暂停上市公司作出的是“有条件恢复上市”决定。

  上交所上市委员会经审议后认为,*ST北生和*ST宏盛两家公司均已在规定年度内实现盈利,通过置入资产具备了必要的持续经营能力,符合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规定的恢复上市条件。基于前述考虑,参会的7位委员分别对两家公司投票表决,一致同意其恢复上市。

  在具备恢复上市必要条件之外,上述两家公司还对未来若干年的业绩作出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本着审慎原则,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对两家*ST公司恢复上市设置了“附加条件”,即要求上市公司在30个交易日内披露置入资产的2012年度财务报告,并要求恢复上市保荐人就置入资产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提交书面意见。

  不过,“有条件恢复上市”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其后续风险仍值得关注。上交所提醒,若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提供的相关材料事后被发现涉及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或恢复上市后在后续经营中触及新的退市标准,两家公司仍面临退市风险。

  “新退市元年”

  能否遏制A股“炒差风”?

  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安排,完成近20家老暂停上市公司的恢复上市审核工作后,新旧退市制度的过渡工作基本结束。

  包括有条件恢复上市的*ST北生和*ST宏盛,1月4日正式启用的上交所风险警示板将纳入43家上市公司股票。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年报披露后,将按照新上市规则标准,对符合净资产为负数、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等条件的上市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而2013年新增的暂停上市公司,若不能满足上交所2012年修订《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的恢复上市条件,也将被退市。

  事实上,相比有多少家公司已经或即将退市,“新退市元年”能否真正遏制困扰A股多年的“炒差风”,显然更加值得关注。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因为退市制度的失灵,绩差股演绎着“不死”的神话,甚至常常因为资产重组的光环而出现股价“一飞冲天”的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A股投机之风的盛行。

  伴随新版退市制度开始发挥优胜劣汰的效用,垃圾股被坚决淘汰出局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在财经评论员皮海洲看来,要实现退市的“常态化”,不仅要求管理层有严格执法的决心,更要有排除各方干扰的勇气。而对于伴随A股一起成长的投资者而言,改变“炒差、炒小、炒新”的投资习惯,转而关注真正能为自己带来持续回报的绩优标的,或是他们在“新退市元年”中最需要完成的功课。

(来源:长春晚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