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创新案例以及涉及券商:
2012年是融资融券交易进入资本市场后的第三年。2012年8月30日,转融资试点正式启动,海通、申银万国、华泰、国泰君安等11家证券公司将作为首批借入人,向证金公司融入资金;2012年11月7日,第二批19家证券公司开展转融资业务。2013年1月22日,转融资业务试点证券公司范围进一步扩大,德邦、东北、东莞、东兴、国金等22家证券公司正式参与转融资业务试点。2013年2月22日,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正式宣布推出转融券。至此,为券商信用交易提供资金和券源的转融通业务全面启动。首批参与转融券业务试点的包括中信、光大、广发、国泰君安、国信、海通、华泰、申银万国、招商、银河和中信建投等证券公司。
约定式购回业务创新案例以及涉及到的券商:
在2012年年初,中信、海通和银河三家成为首批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试点券商,6月国泰君安、招商、国信成为第二批试点,之后光大、兴业、长江、广发、东吴、国元等券商试点资格陆续获批。2013年1月,深交所约定购回业务正式上线。
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方面,2012年,超过30家公司获取该业务资格。包括国信、长江、广发、平安、光大、中信等。
■ 大投行业务创新 ■
(一)继续深化IPO发行体制改革,分流排队上市企业;(二)证券公司可承销私募债和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三)明确主办券商可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从事推荐、经纪、做市业务,鼓励证券公司开展柜台交易业务试点等。
2012年5月23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办法》、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办法》,正是启动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截止去年年底,76家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共募集资金94亿元。
新三板方面,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新三板扩容试点新增上海、武汉和天津,中关村(000931)之外的园区在新三板大量挂牌或备案。截止到4月15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已达212家。其中,申银万国挂牌企业37家,国信证券占13家,西部证券(002673)、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占11家。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方面,2012年8月3日《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发布,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资产支持票据业务正式开闸。2012年11月,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了券商参与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评价结果,参与评价的13家券商当中,国泰君安、招商、光大、中信建投、广发、东方、海通、华泰、银河、国信等10家券商顺利获得主承销资格。
■ 大自营业务创新 ■
(一)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可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直投基金进行股权或与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二)扩大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投资范围,鼓励证券公司开展收益互换等衍生品业务等。
2011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以来,券商直投业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11月2日,证券业协会发布实施《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标志着券商直投业务纳入自律管理范畴。2011年5月,中金公司旗下中金佳成成为首家获批设立直投基金的券商直投子公司。截至2012年年底,已获批券商直投基金达到11只,涉及券商直投公司10家。另外,《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正式明确了券商直投可以设立并购基金。并购基金的推出,可以促进投行和直投业务的更好结合,我国首只券商系并购基金是中信并购基金。除中信外,海通、光大、广发等券商也开始布局并购基金。
2012年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投资范围及有关事项的规定〉的决定》,进一步扩大了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的投资品种范围。证券自营品种增加一类,扩大两类。增加的是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的证券。扩大的两类,一是在境内银行间市场交易的证券,由部分扩大到全部;二是在金融机构柜台交易的证券,由仅限于由证监会批准或备案发行的,扩大到由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批准或者备案发行的,即将银行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纳入自营投资范围。
■ 融资和杠杆创新 ■
(一)修改证券公司净资本管理,提升潜在杠杆空间;(二)允许证券公司使用短融、次级债、收益凭证等进行融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短期融资券的重启。作为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短期融资券拓宽了国内证券市场的融资渠道,改变了国内证券公司单一依赖股权融资的现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