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將決定亞洲在全球化市場中的競爭力,三國政府在釣魚島爭端的陰影下開啟合作,難能可貴。
● 在現階段,暫時擱置大米等敏感度高的農產品市場開放問題,承認動植物檢疫等非關稅措施限制交易的問題較全面開放市場更加具有實質性意義。
第七屆東亞峰會11月20日下午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東盟十國以及8個對話伙伴國、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將就加強東亞合作等議題展開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領土爭端等現實利益的沖突並沒有完全阻斷亞洲地區三大重要經濟體中、日、韓之間經濟一體化的動力,醞釀長達10年之久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談判呼之欲出。
11月20日,根據2012年5月13日三國領導人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宣言中的共識,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朴泰鎬,於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邊第21屆東盟及其系列峰會期間會晤,宣布啟動中日韓FTA談判。
部長們還決定在2013年初舉行三國FTA第一輪談判。
十年歷程:從設想到現實
中日韓FTA自2002年作為政治設想首次被提出,到目前已經歷10年時間。由於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特別是中日韓三國“心態各異”,被視為能夠“釋放亞洲經濟潛力”的中日韓FTA建設時常受阻,並被認為將長期擱置。中日島爭引發中日外交關系惡化后,更是引發外界對中日韓FTA談判可能取消的猜測。
不過中國將經濟與釣魚島問題分開處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上周六針對中日韓的自由貿易協定表示,中國對中日韓經貿合作一直持積極態度,願意與日韓共同努力深化經濟融合,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經濟學家金岩石表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將決定亞洲在全球化市場中的競爭力,三國政府在釣魚島爭端的陰影下開啟合作,難能可貴。
中日韓是亞洲地區三大重要經濟體,三國之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預示著相互取消或降低關稅,最大限度減少其他貿易壁壘的影響,形成一個擁有15.1億人口的大市場。按照日本共同社的說法,中日韓三國如果形成自貿區,將會誕生約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實物貿易(按金額計算)兩成的巨大貿易圈。
據模型測算,如果簽署了FTA之后,將給中國帶來47億-64億美元的收入,推動GDP增長1.1%-2.9%﹔給日本帶來67億-74億美元的收入,推動GDP增長0.1%-0.5%﹔給韓國帶來114億-263億美元的收入,推動GDP增長2.5%-3.1%。專家表示,模型計算有局限性,實際可能發生的好處會遠遠大於模型計算。
最大難題:農業成為敏感區
青島科技大學東北亞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曉莉對媒體談及中日韓三國FTA具體談判問題時曾表示,三國需從各自產業優勢劣勢考量,在合作的前提下,爭取自身利益實現最大化。分行業來看,農業方面,中日韓三國間,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礦業來講,則是韓國更具優勢﹔制造業方面,整體來看,日韓兩國優勢大於中國,分項來看,中國較弱的行業是化工、機械運輸設備,相對較強的是辦公和電信設備,基本和韓國的制造水平相當,而紡織品服裝方面,中國則是具備絕對的競爭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韓FTA設想提出之后,農業問題始終是影響建立FTA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農業是一個相當敏感的領域,日本媒體在提及中日韓FTA時,無不擔憂地表示如果在農業領域推進自由化,恐將有中國產大米等更多的廉價物品流入日本。韓國農業的保護程度也較高,因為農業問題,日韓談判一直遲遲未果。因此,中日韓三國不能就農業問題達成共識,一直是組建自由貿易區的一大瓶頸。有分析認為,在現階段,暫時擱置大米等敏感度高的農產品市場開放問題,承認動植物檢疫等非關稅措施限制交易的問題較全面開放市場更加具有實質性意義,在互補性關系中增進區域內農產品交易,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糾紛。
此外,美國態度是中日韓一體化的重要外部影響因素。路透社此前分析稱,致力推出TPP以維持對東亞經濟事務主導權的美國,並不樂於見到中日韓FTA取得快速進展,並試圖干預其盟友日韓,而這為東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帶來了“更多的復雜變數”。11月20日,美國借東盟會議之機緊急召開TPP擴大談判部分參加國的首腦會議。有分析認為,會議可能協商了談判進展狀況,並確認將為盡快達成協議加速談判。奧巴馬在其第二個任期內在經濟方面將以TPP為中心加強與東盟各國的合作。緊急召開這一會議意在制衡中日韓企圖“繞過美國”取得進展的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