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巨頭緣何集體走麥城--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日本電子巨頭緣何集體走麥城

2012年11月10日09:00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如果從數據看,以鬆下、夏普和索尼為代表的日本電子“三劍客”,本財年合計虧損約37萬億日元(折合460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8年的利潤總和。當年,日本電子業巨頭長驅進入美國市場,最終讓美國電視機產業徹底消亡,但市場沒有永遠的勝者。

消費電子是高度競爭性的行業。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過去幾年,曾如日中天的日本電子巨頭集體走了麥城。如果從數據看,以鬆下、夏普和索尼為代表的日本電子“三劍客”,本財年合計虧損約37萬億日元(折合460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8年的利潤總和。

這可能還只是漫漫黑夜的開始。盡管索尼在大幅裁員重組后,渴望今年不會出現巨額虧損,但鬆下虧損百億美元已成定局,其股價近來為此暴跌。最讓人感嘆的還是夏普,算起來,今年是夏普的百歲誕辰,但面對慘淡的前景,這家百年老企業也不得不承認,能否繼續“生存”,正面臨“實質性疑問”。

日本電子巨頭將巨額虧損歸咎於流年不利,尤其是日元升值。確實,日本的大地震、國際經濟的不佳、泰國的洪水,使三大公司海外市場銷售出現明顯萎縮﹔而日元的升值,更給以出口為重要利潤來源的巨頭們當頭一棒。

但如果細究起來,這些雖是日本電子業由盛轉衰的原因,但絕不會是根本性的原因。因為即使在此前日元升值期間,三巨頭也仍舊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並推出了晶體管收音機、隨身聽、CD和錄像機等電子新品﹔而即使在日元出現疲軟的時候,索尼依舊出現了虧損。

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可以說,日本電子巨頭的生存危機,根本原因在於戰略判斷失誤。

以夏普為例,液晶電視是其看家產品,但當市場明顯飽和之際,夏普仍固守原有市場,在擴大生產方面一擲千金,以致於當市場風向轉變后,百年老企陷身泥潭。夏普的問題,索尼同樣存在,索尼公司總裁平井一夫曾說,電視機“是繼承了索尼DNA的商品”,這話固然不錯,但面對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尤其是韓國企業的強勢崛起,如果找不到新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必然在競爭中敗北。作為一個相反的例子,日立果斷停止生產電視機,轉而向成套設備和信息通訊系統等基礎設施方面下工夫,2011財年盈利約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

戰略失誤的同時,則是日本電子巨頭創新的乏力。曾幾何時,日本人都以使用日本制造手機為榮,但隨著喬布斯一系列創新產品的問世,iPhone、iPad迅速風靡日本,這等於給了日本電子巨頭一記響亮的耳光。以致於有業內人士感嘆,曾在音視頻時代創造了眾多革命性電子產品的日本,在數字時代全面沉淪了。

沉淪的背后,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則是日本公司的體制。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爾曼就批評說,在所有國家中,日本公司常像賭博輸了錢的賭徒,在贏回輸掉的錢之前,不會離開賭桌。這樣的一個結果,使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很少。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創新機制讓日本相形見絀。《華爾街日報》認為,在現在美國排名前21家的電子企業中,有8家屬於“70后”﹔而10年前,其中6家因規模太小,還無法躋身福布斯500強。但美國企業的創新機制,促使市場優勝劣汰,優秀企業迸發出的創新力,最終使其成為市場的弄潮兒。這其中,就包括現在市值世界第一的蘋果公司,而蘋果創新的一大特色,不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是創造新的需求去滿足消費者。

而反觀日本,50多年來,排名前幾的一直是那幾家電子公司。企業可能會常青,但更多企業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新力在萎縮。

當年,日本電子業巨頭長驅進入美國市場,最終讓美國電視機產業徹底消亡,但市場沒有永遠的勝者。幾十年后,蘋果卷土重來,三星異軍突起,而中國電子企業也在強勢崛起,這說明,世界電子格局正在發生巨變,固守不變、創新缺乏,必然為市場所淘汰。當然,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即使現在如日中天的蘋果,未必就一定會成為百年企業。

在過去30年前的市場大潮中,在中國,在世界,已有多少巨頭消亡,又有多少新領軍者誕生。“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新陳代謝是永遠的規律,除非你能永葆常新。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