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橙子、柚子當季的這個冬季,昔日的煙草大王褚時健種的“褚橙”成了北京、成都、廈門等地最紅的水果:褚橙賣斷了貨的消息不斷﹔王石等企業家也紛紛關注並點評褚橙,甚至稱之為“勵志橙”。褚時健,這位中國煙草業昔日的風雲人物,如何在75歲的高齡回到雲南哀牢山種起了橙子,十年的種橙生涯經歷了什麼?褚橙成為今冬最紅水果是因為它的口味?還是背后的一對八旬高齡老人不服輸的精神……上周,本報記者來到了褚時健的橙園,和褚時健一起生活了三天, 探尋褚橙背后的故事。
■白天轉果園
晚上向孫女傳授種橙心得
11月的清晨雲南有些寒意,哀牢山上的雲霧忽近忽遠,剛才還是眼前一片崇山峻嶺,轉過身去發現自己又在一片濃霧之中。
習慣早起的褚時健穿了一件短袖,外面套了一件毛線背心,早早就在廚房忙活起來了。因為嘎洒日照太強,褚時健被晒得黑黑的,不管晴天下雨,都習慣了戴一副墨鏡。
這棟山頂的三層黃色小樓,既是褚時健果業公司的所在地,也是他們在山上的安身之所,小樓四周則是2000多畝的果園,這是他75歲再度創業的心血。這個曾經的煙草大王傾其所有,把自己的命運同這些果樹拴在了一起。
早飯是雞湯面。面是挂面,雞湯是老伴在農家樂請客剩下打包回來的。雖然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煙王,現在又是人們眼中的橙子大王,褚時健夫婦節儉慣了,就連飯桌上的雞骨頭都要打包回來給自家的小狗吃。
這兩天孫女和侄女一家子回來,褚老夫婦特別高興,帶著大家回了果園。等著年輕人都起床了,便招呼吃早飯。褚時健話不多,因為糖尿病的緣故腿腳也不是特別好,但他給每個人盛面、澆湯,還反復叮囑有辣子、鹽巴、酸菜。
小黃樓的院子裡,總是放著一筐新鮮的橙子。這幾天橙子成熟,來訪的客人也多了。若是熟人,褚時健便陪著說會兒話,嘮嘮家常。若是生客,橙子自取,褚時健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小黃樓門口蹲著兩隻石獅子遠眺前方,似乎在暗示著主人不同尋常的人生。門口對著一汪水潭,這裡的水都是十幾公裡外的哀牢山山泉接過來的,以備雲南干旱時果園不斷水。小樓左手邊有一棵大無花果樹,枝繁葉茂,老伴馬靜芬稱它為菩提樹。樹下養著三四隻孔雀、幾十對斑鳩,此外便是層層疊疊的橙樹。
11月是橙子收獲的季節,墨綠的果樹上挂著斑斑點點的冰糖橙。這幾天橙子賣得好,各地的供貨有些緊張,果園這邊隻能加緊採摘。以前一天摘100多噸,現在要450噸左右。果園裡不時聽到沙沙的聲響,這是工人背著果筐在摘果。
褚時健腿腳不太好,司機便開著車帶他去果園轉,找農戶聊天,看看技術指標是否被嚴格地執行,幾個區長和技術員排著隊給他匯報工作進展。晚上,褚老還把孫女叫到身邊,傳授自己的種植心得。早晚有一天,這些果園都會交到第三輩年輕人手上。一天忙完躺下,已經深夜11點了。
■借錢承包山頭種冰糖橙
再創業是希望晚年過得好些
2001年,經歷牢獄之災的褚時健獲准保外就醫,雖然獲得了有限自由,自己工作了十多年的紅塔集團對他也算照顧,給他派了保健醫生、生活秘書、司機,但褚時健是一個要強的人,不喜歡求人。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是這個性格。
出獄后,不少人來找褚時健做生意,有讓他去煙廠當顧問的,有讓他去搞礦的,開價都是幾十萬,褚老衡量許久都沒答應。
“錢是繼續創業的一個原因,誰都希望晚年的生活過得好一些。”褚時健說。機緣巧合,哀牢山旁嘎洒附近的一個農場經營不善,要頂出去,褚老便想著試試。這個農場原來種甘蔗和橙子,但因為水源、管理沒有跟上,效益一直不好。
啟動資金又成了一個難題。褚時健在玉溪煙廠十幾年,把一個快要破產的煙廠做成了全國煙廠的領頭羊,創下了玉溪、紅塔山、紅梅等幾個全國暢銷的牌子。但因為當年分配體制的原因,褚時健在煙廠擔任一把手這麼多年,前前后后領的工資總計不過60多萬,這都不到后來繼任者一年的薪酬。
“最后隻能去借錢,因為老褚這個人有信譽,朋友沒有一個不答應借錢的。我們說萬一虧了可怎麼辦啊,但他們堅信,我們一定會認真干,一定會成功,他們了解老褚的為人。”老伴馬靜芬在回憶時說。為了果園,他們前前后后借了1000多萬。
2002年,他在雲南省哀牢山上承包了兩個相鄰的山頭——硬寨梁子和新寨梁子,建成了一個2400畝的冰糖橙園。冰糖橙是他的老家華寧縣的傳統農作物。75歲再去創業,褚老的朋友們唏噓不已。
■十年種橙並不輕鬆
曾五六年在山上住窩棚
褚老小時候抓過魚、務過農,馬靜芬以前做過化工檢驗員,但要搞專業種植,兩人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果苗從哪買,果樹怎麼栽,怎麼施肥,所有這些都要從頭學起。“因為不懂,吃了不少虧,走了彎路,有人給推薦淘汰了的果苗,我們也不知道,結果怎麼都種不出像樣的果子。”
和種菜、種糧不一樣,冰糖橙從栽苗到挂果要5-6年時間。“弄錯了不光損失錢,更重要的是損失了時間。”這對75歲種橙子的老褚來說尤為重要。“那些年剛搬到山上,住的是窩棚,晚上睡覺看得見天的那種,經常能遇到蛇、虫子什麼的,要是沒有他陪著,我真不敢住在山上。”馬靜芬回憶。
不過褚時健沒用多久就對種植上道了。“我以前搞過煙草種植,我想農作物的種植是相通的,無非是光照、肥料、灌溉等。我晚上看專業書,白天和工人實踐,遇到大問題就請教專家,靠學習。”不過,褚老自己也承認,現在成功了可以談笑風生,當年卻沒有這麼輕鬆。
前些年,果園開始陸續挂果,眼看著等了幾年的橙子終於沉甸甸地挂在了枝頭,不料收獲在即,卻遭遇橫禍,果子不停地掉,一點辦法也沒有,加起來有上百噸。技術員也弄不明白怎麼回事,褚時健寢食難安,夜裡查資料,白天在地頭商量對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