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民間的鋪張浪費④:富裕時代要管好人的欲望--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我國告別短缺經濟不過是20年的事,但社會上“追奢”等鋪張浪費現象日益嚴重

晒晒民間的鋪張浪費④:富裕時代要管好人的欲望

受訪專家: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孫 鳳 本報記者:趙蓓蓓 

2012年11月27日07: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民間浪費許多是炫耀性消費,為求社會認同或作為一種社會關系的投資  

  記者:勤勞節儉一直是中國人的標簽,如今似乎變了。近些年來,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鋪張浪費的現象也日益嚴重。您是專門從事消費研究的,在您看來,民間的鋪張浪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孫鳳:浪費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其一,飲食浪費。其中包括:食品消費過程中的豐盛與浪費,如宴請賓客時菜肴豐盛,逢年過節家庭餐桌上食物豐盛,消費不完造成浪費﹔包裝過度的浪費,如中秋節的月餅包裝、情人節的禮品包裝,包裝費用往往高於商品本身﹔吃得過多帶來疾病所造成的浪費。中國曾是世界上人口最瘦的國家之一,如今它正迅速地趕上西方國家,由肥胖引發的疾病以及治療帶來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其二,衣著浪費。較低社會階層為了追求較高地位總在竭盡全力模仿上層社會的衣著消費,而上層為了保持區隔的標志,就需要不停地變換其標准。於是,人們不斷拋棄過時的服裝轉而購買新的流行,衣著浪費由此產生。

  其三,用品浪費。日常生活、居住裝修、能源消費等方面環保意識淡漠,浪費不小。

  記者:仔細分析這些浪費現象,為面子好看或者攀比而產生的鋪張浪費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為面子、因攀比產生的請客送禮、大操大辦、人情債已成為相當多的家庭的沉重負擔,特別是在農村,許多家庭不堪重負,由此造成的鋪張浪費也十分驚人。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社會病?

  孫鳳:一是炫耀心理。社會學中有一個概念叫炫耀性消費,美國社會學家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中把炫耀性消費定義為:通過浪費性的消費讓人了解消費者的財富、權力和身份,從而使消費者獲得榮譽以及自我滿足的消費行為。這種炫耀心理的具體表現就是讓別人看到的浪費,以此証明自己的支付能力,以獲得別人的追逐和嫉妒。二是尋求社會認同。除了炫耀性消費心理外,農村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也在追求社會認同,鋪張浪費和請客送禮是有關生活方式、生活品位的符號,能夠帶來社會群體的認同。經濟學家阿羅認為,從經濟和生物需要的標准看,世界人口消費的要多於其需要的,其中的原因是人們消費並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是出於社會認同。三是尋求社會支持的投資,請客送禮也是一種社會關系的投資或者社會關系的維系和再生產。  

  中國已進入消費社會,消費正從實用層次走向象征層次,更追求商品的符號意義  

  記者:有研究報告表明,如今中國已成為奢侈品消費第二大國,今年有可能上升為第一。有些年輕人特別是學生,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追求奢侈品,許多人都是用父母的錢來滿足自己的奢望。在世界各大名牌店、免稅店“掃貨”的中國人所表現出的狂熱令人震驚。如何看待國人對奢侈品的這種狂熱追求?它折射出了什麼?

  孫鳳:第一,中國已進入一個消費社會。法國社會學家波德裡亞認為消費社會的主要特點在於:商品極大的豐盛﹔人們對商品的佔有不再以使用價值為主要目的,而是轉向對商品符號價值的追求,消費成為人們身份象征、地位昭示和品位炫耀的符號﹔電視、廣播、雜志、報紙以及互聯網等大眾媒介成為符號價值重要的塑造者,民眾則通過對符號意義的追求實現對身份的認同。

  第二,對符號意義的追逐。隨著中國社會的流動性逐漸增強,在信息不完善的情況下,社會成員之間隻能通過消費得以觀察和了解,消費從實用層次走向象征層次。中國目前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奢侈品需求的迅速增長,意味著擁有眾多期待通過奢侈品消費達到身份認同的消費者。

  第三,快速發展的廣告業在塑造商品的符號。近年來,中國廣告業是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廣告在促銷產品的同時,通過塑造商品符號來吸引、迎合甚至操縱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廣告的市場細分和目標定位策略也對社會階層的塑造帶來深刻的影響。奢侈品的廣告定位吸引著眾多的年輕消費者。

  第四,中國幾千年都處於貧困社會,整體脫貧僅僅是最近20年的事情,因此在如何過富日子上思想界准備不足,廣告商借助消費就是幸福、消費就是快樂操縱和教導消費者。消費者部分存在暴發戶心態。  

  當前需要構建富裕時代的人生觀和幸福觀  

  記者:相當多的國人對浪費行為似乎缺少一種羞恥感,盡管許多人都知道“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這句名言,但實際上大多數人意識到的只是前者即“貪污是犯罪”,沒多少人真的認為浪費也是一種罪。為何我們缺少這種恥感?

  孫鳳:中國市場化轉型過快,使得我國消費者更加重視商品的符號意義,浪費代表著能力、財富、成功和地位。擁有更多商品、浪費更多的人的生活方式會對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起到示范作用,進而形成金錢至上的社會習慣和浪費習慣。如果按照這樣一種商品符號的邏輯發展下去,社會就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對商品的崇拜和浪費中,它會對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帶來負面影響。  

  記者:有什麼辦法來改變這種狀況?

  孫鳳:需要構建富裕時代的人生觀和幸福觀,它需要政府、學術界、教育界、社會、家庭共同完成,而不能靠商人。要建構一種能夠持續無數代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社區和家庭共同參與的節約運動,培養青年人健康的品味,如音樂、文學、體育、詩歌,對藝術和創造的追求,重新肯定古老文化中有關節約、節欲、勤奮、努力的教誨的價值。

  加強廣告業社會責任感的建設。廣告作為一種社會行為模式,在消費品的銷售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但廣告著力宣傳的是金錢文化,廣告缺乏作為聚合社會力量的道德因素,故對浪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可避免地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記者:民間的鋪張浪費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來說,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您能具體分析一下其危害性嗎?

  孫鳳:比如汽車的大眾化消費所帶來的危害。如果小康社會是家家一輛汽車的話,中國將有近4億輛汽車。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汽車排放氣體造成污染、制造汽車和燃料耗費資源,而且容納汽車要佔據城市空間,造成田地變成停車場,森林變成汽車道。車上的空調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再如飲食習慣改變帶來的危害。肉類食品的產出過程會帶來生態轉換中的浪費,如動物飼料所需要的土地資源是種植植物養活人類所需土地的14到16倍。畜牧生產也是造成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  

  他山之石:管理人的欲望特別是官員的欲望,需要細則  

  記者:要改變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鋪張浪費現象,什麼是最重要的?

  孫鳳:鮑曼在《被圍困的社會》中指出,消費活動的靈魂不是一系列言明的需要,更不是一系列固定的需要,而是一系列的欲望——這是一個更加易逝的和短命的、無法理解的和反復無常的、本質上沒有所指的現象,它注定是無法滿足的,因此是要不斷更新的。遏制公民鋪張浪費行為的最好方式是管理人的欲望。  

  記者:近些年官員膨脹的奢欲對社會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如今無論是公家還是民間的浪費許多都與官場腐敗有關。要遏制奢欲首先要從官員抓起、從反腐抓起。那些法制健全的國家是如何遏制官員欲望的?

  孫鳳:一些國家的做法是:

  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它可以從源頭上杜絕腐敗。如美國、韓國、瑞典,申報人在一定范圍內獲取的收益,簽訂的受益協議,接受的饋贈、款待和謝禮以及個人的債權債務、買賣交易、社會兼職等,財產申報有著嚴格的責任追究。

  道德規范法制化。如美國的《政府道德法》和《選舉競爭法》,日本的《國家公務員倫理法》,都明文禁止公務員同與工作有利害關系的人員往來,包括合同方、接受審批方、被檢查方等﹔禁止與利害關系人員就餐,接受其饋贈,包括婚喪嫁娶等禮金﹔日本規定即便不是利害關系方,如果接受的宴請或贈禮達到5000日元以上,就必須向組織匯報。芬蘭法律規定公務員不能接受超過20歐元的禮品。

  教育為主,重在事前的預防機制。德國把教育培訓作為促進公職人員廉潔從政、拒絕腐敗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注重實用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並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新加坡也有類似的培訓。  

  記者:在遏制民間浪費方面,國外有何可借鑒的經驗?

  孫鳳:針對食品浪費嚴重的現象,法國政府制定了反浪費食品方案,預計到2025年將法國每人年均浪費的食品數量減少一半。反食品浪費方案涉及食品生產、食品流通和消費者。提高國民反浪費食品的意識,從食品供應鏈入手,採取各種措施,減少食品浪費。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