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並軌難緩煤電矛盾--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價格並軌難緩煤電矛盾

本報記者 黃燁 發自上海

2012年11月27日00:00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CFP 圖

  11月26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已對2013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定調,最核心的政策包括三方面:首次取消煤炭重點合同、首次開放鐵路運力配置、完善煤電聯動機制。“這意味著,電煤價格將首次實現完全市場化。”對此,路透社如是評論。

  不過,在能源專家林伯強看來,這更多地還是相對市場化。“相較於以往國家發改委主持下的談判,取消重點煤談判雖然有了長足進步,但這仍是單向的市場改革行動,因為,與民生休戚相關的電價不可能完全市場化。”

  林伯強認為,既取消了煤炭重點合同,又重啟了煤電聯動,讓“計劃電”接軌市場,才是真正的市場化。

  價格將並軌?

  作為市場中為數不多實行價格“雙軌制”的商品之一,電煤一直是電力企業和煤炭企業爭論的焦點。尤其從2008年開始,隨著煤價節節攀升,電企一直“叫虧”,且“大面積虧損”。但2012年,隨著煤炭“黃金十年”的終結,在煤價前階段“跌跌不休”、庫存壓港的情況下,改革的呼聲在市場中不斷出現。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經天亮建議,政府應減少對煤炭價格的干預,“放開電煤價格,實現市場煤與重點電煤的並軌”。

  9月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又對外透露,中國政府即將取消對電煤價格的控制,“但將繼續對電煤價格進行監控,以避免價格大幅波動”。周鳳起說,政府已為推出此項改革措施做好了准備,“根據改革計劃,煤炭生產商和發電企業將簽署至少5年期的合同,並每年協商價格”。

  昨日,媒體進一步確認,“就2013年煤電合同談判,國家發改委已醞釀了相關指導意見,預計很快就會出台。”媒體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關於取消重點合同,推進電煤價格並軌》的報告“已上報國務院”。

  “上述兩個文件實際上構成了2013年煤電長協談判的核心政策。”媒體同時稱。

  “以前,重點煤合同基本都低於市場價的計劃煤合同。但現在,據媒體的描述,就意味著,2013年起,原先的計劃煤和市場煤將統一跟著市場煤價格走。”林伯強分析,“但這裡面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的計劃色彩,比如,‘長時間’、‘必須要依照改革計劃’等。”

  對於“開放鐵路運力配置”,林伯強則解讀,“未來煤企可單獨拿著訂貨單與鐵路部門討論運力等,但這或有個前提,就是在國家發改委的統一組織或監管下。不然,情況又會變為‘鐵路一家獨大’,這不切合改革實際。”

  難解煤電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電聯動上,媒體的用詞是“完善”,而不是“重啟”。這與電企之前的期待有一定差別。今年10月中旬,五大電力集團表示,“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並軌將進一步加重發電企業經營負擔”。隨后,代表電力企業態度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10月30日在報告中建議,“應首先建立完善市場化機制,在此基礎上推進電煤價格並軌。”

  中電聯建議,“完善煤電聯動政策,清晰明確煤電聯動的觸發啟動點,加快形成客觀反映國內實際到廠煤炭價格指數,取消燃煤電廠自行消化30%的煤價上漲因素政策,在電煤價格漲幅超過一定幅度的情況下,同步實行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聯動。”

  “重啟煤電聯動或沒有錯。因為,這才算讓電煤真正且完全地市場化。”林伯強說,“且假如煤價大幅上漲,‘計劃電’卻維持不變,這將加重電力企業的負擔。”

  “但現在,煤電聯動並沒有明確說‘重啟’。可以預計,在電價機制還沒有完全理順、電價不可能頻繁上漲的情況下,電企和煤企的矛盾不會因‘價格並軌’就會徹底解決。”一位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分析,“未來,煤電兩方繼續扯皮的可能性將繼續存在。”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總經濟師李英建議,應降低電煤價格的聯動幅度,同時下調發電企業消化電煤價格比例,如在5%-10%之間,在保持發電企業議價動力的同時,盡量減少對燃煤成本變化的扭曲等。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